北京皮肤病医院网站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4/6188146.html交流伊始
青海地处东西方文化交汇区,是人类迁徙以及藏彝走廊的重要通道,亦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合部。青海青铜时代各文化中所发现的玉礼器、陶器、铜器、粟黍、小麦、驯养动物及海贝等遗存,反映出羌人所创造的本地文化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南亚青铜文化等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图版:粟作农业的西传
距今年左右,来自甘肃东部的仰韶文化传播到青海东部地区,带来了种植已久的粟和黍以及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很快被从事采集狩猎经济的青海土著人群接受。
图版:舞蹈纹类题材的东传(大通上孙家寨舞蹈纹盆及宗日遗址出土舞蹈纹图片)
在马家窑文化晚期,同德宗日文化及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多人连臂舞蹈纹及二人抬物等人物形象,均出现在马家窑类型分布的西部边缘地带,具有地方特色,但此类舞蹈纹类题材还广见于距今-年的近东和东南欧地区,说明舞蹈纹类题材也有向东传播的可能。
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
高12.5厘米,口径24.2厘米,腹径24厘米,底径9.9厘米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敛口,卷沿,小平底,黑彩纹饰,口沿处有成组的对顶三角纹和成组的斜线纹,外壁绘有三道平行弦纹,口沿内壁绘有两
图版:玉制礼器与“玉石之路”
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出现玉璧、三璜联璧、玉环、玉瑗、玉刀等具有礼仪性质的玉器,并呈现“重璧轻琮”的地域特色。玉礼器在整个社会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始宗教礼仪活动已成熟。玉礼器的出现受到中原陶寺文化、二里头文化的影响,说明在年前齐家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存在密切交流与互补关系。中原地区的玉制礼器向齐家文化输出,同时,以齐家文化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玉料输入,并影响到中原地区的玉器文化,形成早期的玉石之路。
手拉手群舞的人体图形,一组11人,一组13人,共24人,人物的头部戴有宽大的头饰,腰部以圆球形为装束,人物之间以弧线纹、斜线纹、圆点纹相隔,人物的脚下饰有四条平行弦纹,整个的画面饱满而充实,动感中体现出远古文化的神韵。
四孔玉刀
齐家文化
长54.5厘米,宽11.5厘米,厚1厘米
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玉质细润,长方形,两面磨出刃部,近刀背处等距钻有四个圆孔,用于系挂,局部有褐色斑,磨制精细。大而规整,器形太薄易断裂,长方形背平直,刃部稍长,微向内呈弧形,一端略宽,刀身宽,薄刃相当锋利。
铜鸠首犬吠牛杖首(丝路)
卡约文化
高:11.3厘米,宽:10厘米,銎直径:2.5厘米
西宁市湟源县大华中庄出土
湟源县博物馆藏
圆銎,鸠首圆眼长喙微张,颈作管銎,鸠鸟头部有一母子牛。母牛犄角呈O形,背脊凸起,翘尾。腹下有一小牛吮乳状,鸠喙尖部站立一犬,与母牛相望,作犬吠状。
金挂饰(丝路)
卡约文化
最长12.5厘米,最宽4.2厘米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下半主洼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秦汉以前,青海地区被称为“羌戎之地”,羌人利用地缘优势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青铜时代铜质和金质的耳环、指环、手镯、环形挂饰等,据研究是受到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青铜文化存在渊源关系。图为中国新疆、陕西和蒙古国前杭爱省青铜时代的环形佩饰。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