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并非天然产生,而是源于物品交换的需要。在原始社会中因为自给自足的生活形态,偶尔零星的交易通过直接的物物交换即可达成。随着历史的演进,人类社会产生分工,直接物物交换的弊端日益明显——必须存在双重巧合才能达成交易:
1)交换双方需同时需要对方的物品;
2)待交换的物品价值正好大致相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逐渐采用某种具体的物品作为“特殊商品”,以其为中介,先把自己的物品交换成一定数量的特殊商品,然后使用该特殊商品“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早期的货币根据特定区域的不同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我国夏商时代的海贝、古印度的牲畜、古巴比伦人的大麦、美洲的可可豆和烟草等,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古代货币。
伴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便于携带、储存、计量,不易磨损,价值稳定等。金属(如金、银、铜、铁等)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导致形形色色的货币逐渐向金属货币集中,取代了自然货币和其它材质的货币。
金属货币数千年的历史,一直经历着两个演变过程:由贱金属(如铜、铁)向贵金属(如金、银)演变,由称量货币向铸币演变。前者使得货币的材质更加集中,后者使得货币的发行成为一种权力。这两个过程在西方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公元前后的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实施了金本位,奥古斯都则把金币与银币的铸造规定为皇帝特权。
金属货币存在重量过大、磨损较高、携带不便的缺点,逐渐也不太适合于频繁的大范围交易环境,作为金属货币象征符号的纸币因此出现。我国南宋时期的交子、欧洲17世纪的银行券都是早期的纸币。早期欧洲纸币(和我国的“银票”)相当于金属货币的持有凭证,以金属货币为基础、与金属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二者可同时流通。
到19世纪末,西方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以贵重金属储备作为发行保证,经历了银本位、复本位和金本位的演变。大致在同一时期,工业化国家先后禁止商业银行发行银行券并把权力集中于中央银行。当时,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还有一种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纸质货币。有的国家所称的“纸币(papercurrency,papermoney)”即专指这种钞票。
经历-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任何形态的金本位都不复存在,代替它们的是不兑换银行券制度。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为应对金本位消失后的货币兑换比率问题,曾短暂实行过金兑换本位制。二战末期,美国占据世界经济中心地位,44个国家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的含金量,其它各国货币按其含金量与美元定出比价。
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停止向各国*府或中央银行按照官价兑换*金,这实际上意味着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与*金切断了最后一丝联系。世界全面进入纸币本位制时代,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中央银行通过信贷程序发行纸币,纸币成为信用货币。纸币发行量一般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并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称为“有管理的通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