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星堆文明对华夏文明意味着什么西部文明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方生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字,大约需要10分钟。

更多有意思的音/视频,请订阅循迹晓讲循迹讲堂,在iOSAppStore或各大安卓应用市场搜索循迹讲堂,听你们熟悉又陌生的方生老师给大家讲有趣的历史故事。

这几天考古界宣布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三星堆考古遗迹中进行的发掘,在六个新的祭祀坑当中又找到了五百多件文物。

三星堆遗址出土余件重要文物

资讯上报道说是“拆了六个盲盒”。三星堆可是中学课本上有的,不过我估计还记着它是怎么回事的人不多了。

我听公司小伙伴聊天就有人问,“为啥叫三星堆不叫华为堆啊?”这实在是太对不起中学历史课了。所以今天,就聊聊这个三星堆。

三星堆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文明遗址,它的位置在四川广汉,离成都不远。这个遗址被发现的地方有三个*土堆,排成一条直线,所以当地人就给他起名叫“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平面图

最早发现三星堆是在年,一个叫燕道诚的当地农民用水车打水,发现了一批玉器,他也不知道这是啥,就觉得这是古董,拿去到处售卖。

三星堆发现第一人——燕道成全家福

结果,古董商蜂拥而至,广汉地区掀起挖掘高潮。当时的广汉县县长叫罗雨苍,他认为古物出土应归国家所有,随即下令禁止私人乱挖乱掘。多亏了这位罗县长的努力,不然在那个年代,这些文物没准儿就漂洋过海了。

罗雨苍(-)字大汉,别名乃藩

年,华西大学开始对三星堆进行第一次发掘,挖出了六百多件古代的器物,三星堆就这么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后来,三星堆的玉器资料给寄到郭沫若那里。郭沫若人品且不论,但学术水平还是有的。他没到现场,凭自己的直觉,觉得这批东西应该在周汉之间,这在当时已经很厉害了。不过,这个遗址后来因为兵荒马乱,也就没有继续研究下去。

到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文物部门对三星堆也有一些调查,但真正的挖掘是在年。

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立人像的出土

这一年,广汉的工人在挖砖坯土时,挖断了一块玉环,工人就报告给当地的考古队,考古队赶紧进行抢救性发掘,挖出了两个大的祭祀坑,年代跟商朝是同时代,大概是距今三千多年前。

坑内出土了一千七百多件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还有八十根象牙,四千多枚当时的货币、像什么海贝、铜贝。

国博收藏的纵目人像面具

现在,很多这样的文物就在当地的三星堆博物馆展出,有些国宝级的文物,比如历史课本上的纵目人像面具,是放在了北京的国家博物馆。

这之后直到年,中间隔了三十多年,三星堆没有进一步的发掘。有人说,三星堆停止挖掘是因为这里头有惊人的秘密,比如发现了外星人密码,发现了三星堆跟玛雅文化的关系。

全是扯淡的说法

还有人言之凿凿,说这个三星堆停止发掘是国家的意思,因为这个遗址背后的文明跟文明没有一毛钱关系,年代又那么古老,真要是继续挖掘和研究下去,没准儿能动摇大家对于中华文明古国的自信,所以这样的研究不能再搞了。

这些说法都是扯淡。

首先,关于三星堆的研究这些年一直就没断过。之所以这么多年不发掘,是因为年发掘出来的那批文物已经够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一辈子了。

考古不是盗墓,不是说把东西挖出来就完事儿了,文物得清理,得保护,文物背后的意义得研究,学者们精力有限,得把这些东西都给做完了,觉得有必要挖掘下一批文物,才会进行随后的挖掘工作。

年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

前几天三星堆公布了新的挖掘成果,这次挖掘是从年就已经开始了,工作持续了两年,直到现在,用考古学的话讲,叫“六个祭祀坑清理工作完成了”,这才通报给外界。

三星堆这次出土了六个祭祀坑,东西太多,学者们还在整理。之前年发现的两个祭祀坑里,东西就已经足够惊艳了。

纵目人像面具

比如三星堆最著名的象征,纵目人像面具。

这个面具的眼睛不但凸出,还长成了柱子的形状。为啥青铜面具做的这么惊悚呢,有学者提出,可能当地当时的统治者有甲亢,甲亢患者的眼睛就是凸出来的,面具对这个进行了夸张处理。

而且,这个凸出的大眼睛,跟四川的古称“蜀”很有关系,“蜀”这个字,上头是一个大的横过来的“目”,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表示眼睛的象形字,而整个“蜀”字,则是“一个有大眼睛的人”。

当然了,《说文解字》里说蜀就是蚕的意思,这又跟一些记载里的古蜀国很有关联,他们的开国国君叫蚕丛,李白在《蜀道难》的诗里提到过他,“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按照文献记载是“纵目”,也就是眼睛突出。

这个青铜面具可能就是蚕丛的形象,也体现了“蜀”这个字的字源。

青铜树

除了这个面具,三星堆还发现了一棵非常高大的青铜树。这棵青铜树高将近四米,有散簇树枝,二十七个果实和九只鸟。

古代的神话里有很多记载着“通天神木”的传说,比如西南有建木,东方有扶桑,这些大树是人间跟上天联通唯一的通道。《山海经》里记载的“西南建木”,按照方位就是位于今天的四川一带。

当然,联通天地这事儿不可能,《山海经》和神话里的记载,更多的反映了古代不同地方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所谓的“西南建木”,指的是四川一带古人的信仰,在三星堆发现的这棵青铜树,就是这样信仰的实物例证。

说起来,这个三星堆青铜树自从被发现,就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盗墓小说里,这样的神树还成了很重要的线索。

有单辫,也有多辫人物造像(多辫人或为巫师祭祀)

那三星堆的古人长啥样呢,刚好三星堆出土的很多人像给我们提供了佐证。这些人像都是大眼睛,后面的头发编成小辫子,跟清朝人似的。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一个巨大的青铜立人像,这个人像耳朵上有圆形耳洞,身着三层薄衣,内层长至小腿,后摆开叉,衣服上有精美的花纹,这反映了当时贵族的穿着打扮。

有学者推测青铜立人像手中握着一条蟒蛇

当然啊,三星堆发掘的文物数量太多,真要讲没个几天几夜讲不完。这些文物代表着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也就是说,在中原商朝那会儿,四川一带就有一个独立于中原的文明了。

一般来讲,判断一个遗址是不是算“文明”,有三个要素,金属冶炼,城市和文字。这些标准是挺高的,而三星堆遗址中,直接或者间接地,这些要素都有体现。

先讲金属冶炼。

三星堆那么多青铜器就是直接证据。很多别的遗址为啥只能叫文化呢,像良渚文化,二里头文化之类的,因为这里没有发现大规模的铜器,所以不能叫“文明”。

良渚遗址发现的只有玉器、陶器、石器等,并没有金属出土

正经说起来,按照这个标准,中原的文明最早是商文明,年代跟三星堆差不多是同时代的。至于说青铜冶炼是不是三星堆影响了商朝,目前没啥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三星堆的青铜是独立发展的,没受过商朝什么影响。

再讲讲城市。

三星堆发现的大规模聚落本身就不是村落遗址,而且那么多贵重的青铜礼器,制造这些的人一定是要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当时在三星堆是有人被农民养着的,这是城市的一个最根本的经济特征。这样的大规模手工生产,在公元前年左右的大地上并不多见。

最后就是文字了。

三星堆这里目前没有发现大批的文字留存。有人说三星堆是不是就没文字了,这可不一定。“没发现文字”不代表就没有文字。而且,三星堆青铜器上的形象本身就会有很多意义的解度,这可能是比象形文字更古老的图形文字。

在三星堆出土的陶器和玉器上发现的“符号”

咱们退一步讲,三星堆都有复杂的青铜冶炼了,要是没有发达的文字,分工合作怎么开展啊?所以,三星堆很可能是有文字的,只不过目前没有发现。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三星堆的确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文明。

(左)年在三星堆出土的龙虎尊(右)年在安徽阜南县出土的商龙虎纹青铜尊,现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两口铜尊处在一个时代。

在公元前年的土地上,够格称为“文明”的着实不多。位于中原的商文明是咱们比较熟悉的,而且历史教科书上也把“商”作为一个正统的朝代去记载。

但是在四川一带的三星堆文明,历史上就没有记载了,有人认为这是文献中的古蜀国,不过三星堆文明的毁弃是在商朝晚期,而古蜀国灭亡是在战国时期,所以说三星堆文明很有可能只是古蜀国的一个阶段。

三星堆文明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华夏正统”观念

三星堆文明至少意味着在四川盆地曾经存在过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体系,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牵涉到“如何看待中华文明”的问题。

在许多国人的观念里,中华文明从商周那会儿一直流传至今,商周文明最早在河南一带,在河南外面的土地上,当时的一些别的民族被斥之为蛮夷,他们的文明程度不可能赶上华夏正统。但三星堆的发现彻底挑战了这个观念。

如果说在商周文明的时候,大地上就有这么牛叉的文明存在,且独立于商朝的话,我们就不能说“华夏之外都是蛮夷”,考虑到这个,甚至过去华夏跟周边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华夏文明有没有吸收外面的先进文明成果,这都是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作者/来源:循迹晓讲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