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瑾华
去年夏天,上海作家唐颖带着《上东区晚宴》等以都市女性为书写对象的三部长篇小说,来杭州做了一场钱报读书会。今年上海书展期间,她的新作中篇小说集《冬天我们跳舞》亮相了。
8月16日,上海常德路千彩书坊,就在当年张爱玲生活过的那座老楼常德公寓。在书店的二楼,在这个张爱玲气息尤在的地方,唐颖与嘉宾陈福民一起探讨都市女性的爱、美与救赎,别有一番意味。
来自北京的陈福民,是著名文学评论家,茅奖、鲁奖等多个文学奖项的评委。陈福民和唐颖是同时代人,有过一些共同的时代的经历。陈福民说他生活的北京,人们说的帝都,它的根子是个土城,而唐颖的上海生活经验,在都市写作中显得得天独厚。
“我们的文学传统一直植根于农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各种价值观有关,而上海是开启城市文明的城市,处理现代城市经验越来越成为当下作家的必须。唐颖这些年的小说创作,都市写作是她的努力方向。”
《冬天我们跳舞》是唐颖书写上海女人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的最经典小说合集。小说从日常生活的多角度,书写了都市女性的情感和心理,这些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女子,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乖巧矜持,进退有度,天生看透了人情世故……而在这样环境里发生的爱情故事,让人体味到都市年轻人生活的滋味,体味到青春的迷离和拉扯不断的清幽意绪。
《冬天我们跳舞》已经在巴黎出版了法文版,还在纽约的一个私立高中里改编成一个舞台剧,翻成英文了,尽管中美两国都市人的生活背景完全不同,唐颖认为美国的高中生还是从小说中感受到了一些共鸣的东西。
与漫长的农业文明背景下的写作相比,唐颖的都市写作还可谓是沧海一粟。那么都市经验,对一个女性作家有多大的冲击呢?不妨来看看一个作家和一个批评家的对谈。
要写时代突变的时候,那些失衡的城市人
唐颖说,从我的个人经验里,我发现同代作家很受南美作家影响,而我受的影响是法国作家,我的第一篇小说是模仿米歇尔-布托尔的《变》的,我第一个小说出来就给了华师大的师兄王晓明,我写的当时就是城市背景,也有一些个人经验。当时一个老编辑周介人觉得我写城市生活、男女情感,他把我和邱华栋、张欣放在一个系列里,做了个“新市民小说”系列。
陈福民说,小说对于世俗生活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之所以要刻意讨论城市经验,是因为面前漫长的农业文明传统,城市叙事是有先进性的。
唐颖说,我们对世俗生活有一种反思,我就觉得上海人,上海市民有自己的生活,对意识形态保持一定距离,虽然看起来他们有点俗气,很小市民,但另一方面,他们过自己的个人生活,与盲目跟着大潮流走的人又不同,这是城市的个人生活带来的好处。
唐颖说,城市生活中,一家一家的过日子,个人主义在从前的时代曾经被批判,后来我又觉得个人的经验、判断是很重要的。在城市生活里面,我写的是人跟人之间微妙的东西,个人的困境,我觉得个人的困境在文学中还不够受重视。
比如《冬天我们跳舞》里面面对时代突变的时候,个人是失衡的。《冬天我们跳舞》主要写了四个人物,母亲与女儿一起到“旧伯伯”家里去跳舞,小说铺陈着颇有张力的故事:跳舞,在母女两代人心中掀起的波澜;跳舞,在一对夫妻的生活中引发的变故……
陈福民认为,“美是黑暗中的救赎”这个对谈主题,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唐颖的文学追求。
唐颖比张爱玲勇敢
因为这场对谈是在张爱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常德公寓进行的,话题很难不扯到张爱玲身上去。
陈福民说,张爱玲是城市文学的前辈,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年代,张爱玲大热,很多人做文学研究就写张爱玲,现在这些盲目的热消退了,但也结出了一些思想成果,比如张爱玲对男女情感的探讨已经深入人心了。唐颖也是继承了张爱玲的某一部分。张爱玲对人性的认知是非常灰暗的,她非常清楚地看到了美好人性后的黑洞,她比我们所有人都觉醒,这一点上,其实张爱玲是鲁迅的学生,看过她的小说,你不太会对爱情抱有什么希望了。
陈福民说,“我觉得唐颖比张爱玲勇敢,她的写作是在张爱玲止步的地方继续考察人性,她想在黑暗之中挽救一点美。尽管唐颖也给不出美丽的答案来,当然勇敢都是简单的,总是简单的人最勇敢,张爱玲太复杂了,不敢往前走。唐颖一直在黑暗中通过自己的情感都市故事,展现美。”
说到张爱玲,唐颖说有人说她的小说写得太温暖,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写到底,为什么没有张爱玲的狠,好像要那么狠才能达到一个高度,唐颖说,“我觉得这跟我个人的世界观有关,我的确没有张爱玲那么灰暗。文学说到底都是悲伤的,我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悲伤的内核,但没有走到张爱玲式的灰暗上去,我的小说有悲伤,也有一些绝望的东西,沧海桑田的东西。”
作为一名在上海出生、成长的作家,唐颖构建了属于唐颖的“上海女子图鉴”。《冬天我们跳舞》中,一个年轻女孩子和她的妈妈在圣诞舞会上,没有人请她们跳舞,两个像壁花一样,人生的陷阱危机可能就在身边,时代突变中,上海女子的失衡感,就这样在细节中完成。
在《随波逐流》这个小说里,美的出现不是那么高尚的,这个写70年代的小说,香港导演关锦鹏也很喜欢。小说写的一个“落后”的男青年和一个“进步”的女青年的人物关系,很有意思。进步女生认为那个男生是落后青年,她同时又被他的审美眼光吸引。那个进步女生渐渐从落后男生中意识到某种东西。
陈福民回忆那个时代的禁欲教育带来的压抑和损失,他读中学时四年没有和女生主动说过一句话,哪怕一男一女同桌,也有清晰的 ,这是时代造成的。而今天有人感叹这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职场男女30岁以后都不敢谈恋爱了,不敢相信爱情了,陈福民认为现在的都市年轻人的情感关系都很值得探讨,他期待唐颖在当下情境下,为新一代年轻人写出更多的好小说来。
写上海的女作家有不少,但对上海女人的捕捉,唐颖有自己的敏锐性,她的女性有挣扎,但不沉沦到底;有彷徨,却能自救。
“我的绝大多数现代都市女性,不会允许自己输得一败涂地,她们有能力自救,想办法自我疗愈。”这就是唐颖式的温暖吧。
唐颖,以书写上海题材小说闻名,被认为是对上海都市生活“写得最准确的作家之一”。著有《上东区晚宴》、《初夜》、《阿飞街女生》、《另一座城》;中篇小说集《丽人公寓》、《随波逐流》,中篇小说《来去何匆匆》、《青春的梦魇》、《那片阳光还在》、《海贝》、《不要做声》、《糜烂》、《红颜》、《无力岁月》、《不属于我的日子》、《纯色的沙拉》,话剧剧本《世纪人生——董竹君》、《董竹君》(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