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道歌谣,高黎贡山谣,商贾无法回家,只好 [复制链接]

1#

摘要: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路途遥远,危险重重,高黎贡山和怒江是横亘在道路上的两道天堑。高黎贡山的险峻,潞江坝的炎热使得在外经商的商贾迟迟无法回家,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的经历编成歌谣,来寄托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高黎贡山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山峻岭、江河奔腾的原始荒原,隐藏着一条通向缅甸、印度的古代商道,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不管当年是地方部落、商贾,还是政府为了修筑这条国际商道历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打通每一处天堑,甚至为此发生过多次战争。古道跨过汹涌的大江,攀上险峻的高山,涉过凶险的沼泽,穿过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和让人闻之色变的瘴疠之地。劳工们无比艰难的筑路过程和在道路上辛苦行走贩卖的商贾为了排遣心中的孤独和惆怅,创作出一首首动人的歌谣,它们传唱千年,并被载入史册,成为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早在春秋时期,西南地区的先民们为了商品交换,就在蛮荒之地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通向南亚次大陆及中南半岛的民间“走私通道”。驮着蜀布、丝绸、邛竹杖和漆器的马队从蜀地出发,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从保山向西渡过怒江,越过高黎贡山抵达腾冲,由腾冲出境进入缅甸、泰国到达印度,再从印度翻山渡海抵达中亚,直至地中海沿岸。在这条古老的商道上,中国商人通过和掸国(今缅甸)、身毒(今印度)或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的商人进行货物交换,用蜀布、丝绸或邛竹杖换回金、珠宝、海贝、琉璃制品等。

高黎贡山上的古道

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公元前年,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了一个他在大夏的奇特发现,“居大夏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国。”说明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条从未进入官方记录的秘密商业通道。于是张骞向汉武帝建议“通蜀身毒道便近,有利无害。”汉武帝听后十分惊喜,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从西南到大夏的官道,由官方控制商业贸易,扩大疆土。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命其以蜀郡(治所在成都)、踺为郡(治所在宜宾西南)为据点,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都遭到西南少数民族的阻拦未获成功。汉武帝于是从内地大举兴兵攻打西南夷、夜郎、滇等国及许多部落。为了垄断丰厚的过境贸易,唐昆明、隽等族的头人酋长拼死进行抵抗。经过多年的血腥征战,汉武帝用武力将道路由成都修到滇西洱海地区,又由洱海地区“通博南山,度澜沧水”直至“蜀身毒道”的国内最后一段——“永昌道”开通。公元69年,汉王朝开拓和经营西南的最边远的郡——永昌郡(今保山)设立。自此,西夷道、南夷道、永昌道连成一线,古道全线贯通。

高黎贡山上的古道

潞江坝位于保山市西面,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由北向南在其中部奔流南下,形成了著名的地理奇观——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在潞江坝的西面,在千百年的地质变迁中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地缝合线的地理奇观。怒江激流澎湃,高黎贡山巍峨高耸,是西南地区两处难以逾越的天险和自然屏障。潞江坝是怒江大峡谷南面一片低海拔台地,是怒江大峡谷最大的一片坝子。永昌古道由东向西来到潞江坝,要渡过怒江,穿过高黎贡山两处天堑,才可以进入腾冲,由腾冲进入缅甸或印度。同时潞江坝向北可以进入西藏,向南可以抵达德宏、瑞丽,进入缅甸,可以说是这条国际交通线上的交通咽喉。

潞江坝

永昌古道的起点是澜沧江上的霁虹桥,汉代这里是兰津古渡。霁虹桥东接博南古道西连永昌古道,高耸险峻的博南山,汹涌奔腾的澜沧江让筑路者心惊胆寒。为此劳工们创作了《渡兰沧歌》这首歌谣:“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兰津,为他人。”歌谣记载在范晔《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生动地描写出当时劳工们的生活心理状况。后来在兰津古渡上修建成铁索吊桥霁虹桥,在中国西南丝绸之路上,被誉为“西南第一桥”。徐霞客盛赞其为“迄西咽喉,千载不能改也”。成为无数文人墨客魂牵梦绕,抒发思古幽情的心灵驿站。

霁虹桥

此后西南地区又出现了一首描写古道行路艰辛的歌谣《僰道谣》:“犹溪赤水,盘蛇七曲。盘羊乌龙,气与天通。”《僰道谣》录于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和郦道元《水经注》。僰道,指四川宜宾跨金沙江,沿“五尺道”经云南盐津、大关、昭通、镇雄,折入贵州毕节、威宁,再入宣威、曲靖的道路。诗中描写了黔西北、川东南和滇东北之间道路的险峻难行。

西南丝绸之路

到了唐代南诏时期,一首著名的歌谣《高黎贡山谣》在永昌古道上开始流行传唱:“冬时欲归来,高黎贡上雪。秋夏欲归来,无那(奈)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平(囊)中络赂绝。”这首歌谣又称《河赕贾客谣》,为我们唱尽当年古道上商贾、马帮生活的艰辛。“河赕贾客”即洱海坝子一带的商人,他们到今缅甸境内伊洛瓦底江寻传地区做生意,经常因为道路险阻羁留于当地。其中穹赕,白族语,今潞江坝。络赂,白族语,诗中原注为“财之名也”,即资金。从用语看,这是一首大理白族先民创作的歌谣。大理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年)置叶榆县,南朝宋、齐时置东河阳郡。洱海,古称叶榆泽,又名西洱河。该歌谣最早见于唐代史学家樊绰《蛮书》的卷二:“高黎贡山在永昌西,下临怒江。左右平川,谓之穹赕,汤浪加萌所居也。草木不枯,有瘴气。自永昌之越赕(腾冲),途经此山,一驿在山之半,一驿在山之巅。朝济怒江登山,暮方到山顶。冬中山上积雪苦寒,夏秋又苦穹赕、汤浪毒暑酷热。河赕贾客在寻传羁离未还者,为之谣曰:‘冬时欲归来,高黎贡上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平中络赂绝。’”意思是说,冬天想回到家里,但难以忍受高黎贡山上冰雪冷冻之苦;秋天夏天想回到家里,无奈潞江坝酷暑难耐;等到春天想回到家里,但包裹中的钱财已经耗尽,难以成行。同时《蛮书》上的这段文字也是“高黎贡山”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书籍中。

高黎贡山在怒江西边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山高坡陡,切割深邃,峰峦起伏,谷深林密,垂直高差达米以上,形成极其壮观的垂直自然景观和立体气候,许多地方几乎无法容脚,使得穿越高黎贡山非常困难。高黎贡山有着极其典型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垂直带景观,由河谷到山顶,要经历好几个气候带:即河谷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温凉带—高山亚寒带。奇特的地貌形成“山脚春意浓,山顶冰雪寒”的立体气候。此外,高海拔、低纬度的地势也使其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特点。所以想要穿越高黎贡山,必须对气温有所了解。在潞江坝向上攀爬时,海拔每升高米,气温就会下降0.6度,上下温差有时高达20℃,所以攀爬高黎贡山时不但要提防山路的险峻,毒虫猛兽像孟加拉虎的侵扰,还必须准备好应对山顶的低温,尤其白天无法完成穿越,晚上留宿在这种独特的气候和环境中就相当危险了。

高黎贡山

怒江沿岸潞江坝地区在古代主要居住的是“摆夷”,摆夷是清初至新中国建立前对傣族的总称。他们居住的地方被认为是蛮烟瘴雨的瘴疠之地,让过往商贾谈之色变。瘴气到底是什么?学术界一直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瘴气就是疟疾,但是见过瘴气或者受到瘴气危害的人又坚决反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瘴气远非一个疟疾就能草草概括,起码可以说明,瘴气包括了很多层面,疟疾仅仅是瘴气中毒的一种表现形式,比疟疾更加严重。

说起瘴气,大家立刻就会想到《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描述蜀军追击蛮兵时遭遇瘴气侵袭的情景,心急如焚的诸葛亮后经山神指点觅得薤叶芸香草,每人口含一叶才转危为安,让人毛骨悚然。瘴气最厉害的一种是哑瘴,说起哑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军队误饮哑泉水很快就变哑致死的情景,就是关于哑瘴的描写。这处当年让人闻风丧胆的哑泉就在潞江坝的盘蛇谷古道上,不过现在已经干涸。古时潞江坝是哑瘴的高发区,发哑瘴只要两三天就能死人。发作时,心在跳,也会喘气,但说不出话。一些中了哑瘴的人治好后,从此只能指手画脚,不会讲话,可见当年要穿过怒江沿岸潞江坝的商贾要冒多大风险。

怒江

潞江坝是潞江安抚司的主要辖地,是怒江以西十个土司中最靠中国内地的地区,是进入怒江以西其它傣族土司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东西南北商贾往来的交通枢纽,被誉为“官道之咽喉”。潞江安抚司的设置,早期是为了瓦解傣族联盟国家“勐卯龙”(麓川国),以便对傣族实施分而治之;后期得以保留是因为潞江坝气候炎热,是瘴疠之地,当地除傣族之外的其他民族不敢轻易进入,因此形成一种既与外界隔绝又有联系的特殊局势。正因为如此,潞江安抚司才得以长期管辖该地、且长期保存下来。

瘴气流行时期多在雨季,即每年清明至霜降这段时间,内地人绝不敢轻易走入有瘴气的地区,即便是当地人在雨季也不敢轻易走入傣族生活的坝子,许多过往商旅不知就里防不胜防,深受其害。崇祯12年,即公元年农历4月12日,徐霞客抵达潞江坝,当时正是初夏瘴气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土人言瘴疠甚毒,必饮酒乃渡,夏秋不可行。余正当孟夏,亦但饭而不酒,坐舟中,棹流甚久,亦乌睹所云瘴母哉。”“从来言暴雨多瘴,亦未见有异也。”徐霞客沿途细心想着观看瘴气的模样,无所畏惧,也许是初夏,瘴气并未出现,看来徐霞客平安渡过怒江很是幸运。

旧时潞江坝的景颇人对坝子的气候极不适应,他们都选择住在较高的山上,即使偶尔来到坝子,办完事情后不论时间多晚,都要立马返回山上,绝不敢在坝子上过夜。生活在瘴气阴影下的人们,为了防止瘴气的侵袭,千百年来不断摸索出一些避瘴方法。像以前的马帮赶路一定要随身携带煤油,用煤油煎鸡蛋吃来提高对瘴气的抵抗力,有的通过喝酒、食用狗肉,吃大蒜来预防瘴气,据说都挺有效。居住在坝子上的傣族好像天生对瘴气具有抵抗能力,傣族人认为,他们经常食用的米醋是抵御瘴气最为有效的武器。当然随着坝区的开发和人口的增多,瘴气会逐渐减弱。清末任职云南的贺宗章在《幻影谈杂记第七》中写道,“自古所称瘴地……谓非人所居,今则物候久与中州无异,开辟既久,人烟日众,瘴疠自消”。

怒江

解放后,政府采用汽油克瘴法,被认为最简便、最奏效的方法。当年潞江坝、芒市坝子在解放后有很多瘴气大坑被政府倒入汽油点燃,烧完后瘴气就消失了,自此瘴气基本没有再出现过。现在的潞江坝早已褪去瘴气笼罩下的阴影成为著名的旅游、休闲、养生的圣地。潞江坝是中国一条非常独特的干热河谷,这种河谷不但可以出产品质、口味独特的热带水果,更重要的是在旱季到来时对人体非常有益。外地人来到这种环境中身体可以自动修复一些老化损伤,自动排除体内的湿气,可以说冬天的潞江坝绝对是一处养生圣地。

高黎贡山的险峻寒冷,潞江坝的炎热瘴疠让人不寒而栗,这一切在《高黎贡山谣》中给了我们生动的描写,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谣,即不合乐之歌,《尔雅》“徒歌谓之谣”;《韩诗章句》“有章曲谓之歌,无章曲谓之谣”。《高黎贡山谣》表现的正是商人或马帮途中为了解闷吟唱而创作的歌,也是一种诗。它深刻的反映了唐代云南西南地区经商生活的一个侧面。各族人民为了生活必须互通有无,进行交换。《新唐书》记载:南诏以东产拓蚕、食盐,以西产膜弓、骏马和黄金。东西之间,正需要商贾作桥梁加以贩运。而滇西又是高山峻岭,沟谷深邃,“屈曲仅容单骑”,虽然草木繁茂,四时不凋,风景优美,但瘴气最恶,往来之人“中瘴者,十有八九死”。一千多年前,潞江坝地区缺医少药,一旦中了瘴气,基本死路一条。商人、马帮们为了生存,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渡河涉谷进行商品贩卖。为了避免瘴气好不容易等到来年春天可以回家之时,却发现已是囊空如洗,归途渺茫,甚至有“羁旅未还者”。歌谣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在于反复三次咏叹“欲归来”,始终充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再三盼望能够归来,却又迟迟不能归来。歌谣抓住空间地域的上下变化,从高黎贡山到潞江坝区;抓住时间、季节、春夏秋冬的变换,气候苦寒毒热的轮回变化,细腻的反映出商旅们艰辛危险的旅程和思家盼归的心理活动,显示出相当成熟的艺术技巧。这种运用四季不同的气候特征来表现人物心情变化的歌谣,是我国民歌创作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前人评曰:“古诗谣,淡中有味,质中有文,所以后世不可及。”千载之后细细读来,依旧可以深深的打动我们的心灵。

惠人桥遗址

如今,高黎贡山的古道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繁忙,成了一条寻古探幽的旅游之路。跋涉在古老的驿道,往日繁华喧嚣的古道仿佛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无尽的历史沧桑和人间的悲欢离合,等待我们前来解读。偶尔,马帮清脆的马蹄声和铃声还会打破寂静的山谷,回荡在高黎贡山那些充满记忆的古道上,仿佛《高黎贡山谣》又重新被唱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