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入门播放器的破局之作聊聊海贝的R4 [复制链接]

1#

不得不承认,海贝现在搞产品是越来越懂得“灵活”了,他们好像是突然领悟了市场的一个现象,中低端价位的产品,就得要多讨好年轻用户!从上次发布会一口气蹦出的三款新品来看,不管是耳机、播放器、小台机,都很有设计,都很与众不同,在用料和配置上,给的也算是超级大碗了。总之今年的产品线和往年的产品线,还是有挺大反差的。

比如R4,它就是典型的一个代表。两年前,记得R5二代发布的时候,亮点都集中在了“A类耳放”上面,2K的价格给到你香喷喷的A类耳放,在当时还是很诱人的。如今,定位比R5二代还要“低一档”的R4,除了标配A类耳放以外,还塞了4颗ESC2M,PCM/DSD的双线路设计,而且现在的高通骁龙,也算是彻底解决了当年R5二代高通骁龙的卡顿。从市场角度看,海贝这下属于扛起锄头,狠狠的解决了低端播放器市场“更新缓慢”、“配置过低”的问题。

曾在R5、R6身上吐槽的重叠设计终于可以不用续杯了,R4这种机甲风真是帅的一塌糊涂(尤其是这台黑武士),设计上也花了一些实用的巧思,例如顶部的挂绳孔、自定义的FN滑动键、屏幕右上方的条形指示灯。背板的装饰线灯、不同材质和层次拼接,也促使整部机器散发了更多的玩乐性。

R4和R5二目前在定价上可以算是两台“同级”的产品,我相信还是有不少入门用户会纠结这两台机器的。作为R5二资深用户的我,还是有必要简单聊聊这两台机器的差别。首先在系统流畅度、内存、扫描歌曲速度等外在体验上,毫无疑问R4会将R5二代按在地上摩擦。但轻微的刀法还是会有的,例如R5二可以选择关闭A类耳放模式,此时的总续航时长会更有优势,然后R5二会多一个2.5的平衡口,对极少数人来说也算是个优点。在声音层面,这两部机器的差异较大,R5二的风格会更加“下沉”一下,它的低频温度、下潜深度来的更浓郁更明显一些,中高频的锐度削减的略多,整体其实温厚敦实一下。而R4呢,初听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声音层次一下子打开不少,它的空间感更好,器乐线条更加有力度和亮度,低频尽管没有R5二多,但也算迎合了流行、摇滚类的调音。含糊点来说,R4的声音会更“新”一些,相比R5二,R4的劣势会显得更微不足道。

持有旗舰耳塞的用户可能对R4这种级别的播放器不屑一顾,因为我也曾尝试过许多千元播放器+万元塞的组合,翻车概率说实话挺大的。首先这个“万元塞”一定是对细节捕捉极为敏感的那类,有了这个前提,你去搭配低端入门播放器时,就很容易听到一些发“糙”的结像质感,不论是否偶然,反正行业内的“调音刀法”是必然存在的,这种现象很容易出现在大厂身上。至于海贝的产品,个人感觉他们属于在调音上比较“跳脱”的,就好比我认为R5二要比R6三讨耳、ProjectAce要比ZETA好听一样,你可以依据个人口味找到合适的,而不是盲目去选择更贵的。其实在初听R4的时候,它的听感有一点R6Pro二代的影子,R6Pro二代属于海贝家族中趋于“均衡”的播放器,不论是乐感色彩还是三频分布,都讲究细腻、平衡。

R4它是平衡的,但是它的线条感没有R6Pro二代那么华丽纤细,也没有像R5二那样增加了厚度来增加柔和性,R4总体来说是稍偏流行调音,然后也保证了不错的透明度。这就使得你在听绝大多数流行人声时,会有足够用的氛围做支撑,氛围能带动的同时,空间也仍然“开放”,没有半点闷感。拿典型的韵味人声塞Oasis举例,如果前端也是暖厚型的,那么接驳Oasis时多半会有点“挤压感”,接到R4身上,嘿你还真别说,这个高频形体还能支撑的不错,虽然不像平时接R8二那样有很强的韧性,但是也能有个细腻的线条感和亮度。在人声方面,可以很直观的听到Oasis人声区域的凸显,R4对人声的处理其实是有一点前顶的,并不像R8二和R6Pro二那样强调纵深。

这样的处理,令我想到了它和川应该挺搭的,川的中频人声确实需要靠R4这样的前端往前拉一截,搭配结果也是有正向收益的,而且也适当“控制”了川的低频混响,在平衡角度来说,这很nice。最后我拿出了在低价位拥有极高音乐美感的ProjectAce,这组官方套装所展现的听感其实是比较活泼的,可是从音色、锐度上来看,又非常的“大大方方”,例如钢琴音没有收缩、紧涩,出来的音比较自然得体,亮度也健康,弹性上稍微轻快点,但在碰到偏低的音色时,尾音的延续性和沉稳感差点意思,听多了R8二以后,对这方面的认知不自觉的会更深刻...

在千元级别的播放器中,这大概是非常水桶、很有态度的机型了吧?设计概念又“新”、配置又高、声音还很活泼大方,可以说R4的出现,打破了“低端播放器市场现有的规律”,这必须得鼓掌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