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度谁能把中国元素带回NBA [复制链接]

1#

腾讯体育7月21日讯(首席记者段冉/文)NBA夏季联赛半决赛,鹈鹕87-93惜败太阳,结束征程。效力鹈鹕的中国球员贺天举带来惊喜,也暴露出不足,若要获得一份NBA合同,仍需努力。于是一个问题呼之欲出:在众多现役中国球员中,到底能有谁能真正征服NBA,把中国元素重新带回NBA?

贺天举的表现

6场比赛,贺天举场均贡献3.7分1.2个篮板,客观评价,这表现并不算特别出彩。毕竟夏季联赛相对于NBA而言,是一个展现个人能力的舞台。也只有在夏季联赛里打出突出的表现,才有可能获得NBA球队的青睐,进而拿到一纸合同。最典型的莫过于贺天举的队友赛斯-库里,凭借着夏季联赛得分王的头衔,库里弟弟接近与鹈鹕签约。

不过数据归数据,夏季联赛连同先前的特训,还是对贺天举颇有帮助。“之前每次训练都会安排技术训练、对抗训练、投篮训练、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国内很多球员包括我一开始都感觉技术训练和投篮训练是很轻松的,以为就是跑完快攻投投篮,”贺天举接受腾讯体育的采访时说道。“但在这边完全不同,每次对我的投篮训练的要求都要结合比赛,一开始我不适应大强度训练的时候,要求我跑到指定的位置,后来是跑动后投篮,再然后是快速跑动接近无氧状态后摆脱防守球员、接球投篮,这种训练是完全结合比赛,甚至高于比赛强度,如果适应了这种训练,就会在比赛中感觉游刃有余。”

事实上还未参加夏季联赛前,贺天举就对这种大强度的训练心有余悸。“NBA与CBA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接受采访时他这样说道。“之前在费城特训,每天训练四个小时,有四五个教练同时训练我,在经过两个小时的技术训练后,会有45分钟的休息,然后体能师为我放松拉伸之后,要开始力量训练,在这之后还要进行体能训练,所以每天练完之后,我整个人都瘫了,完全没有力气。所以我感觉在这边训练三周的时间,提高完全高于在国内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训练。”

他能留在NBA吗?

通过夏季联赛的征战,贺天举对于自己定位,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费城结束特训后,他的技术训练师表示贺天举的NBA模板是斯托贾科维奇。当然也有人认为他类似莱恩-安德森。不过贺天举认为,必须要清楚自己的斤两。

“如果是早几年问我的技术特点像哪位球星,我会说科比、詹姆斯、杜兰特、韦德、安东尼等大牌,但我对自己也有个认知,而且来到美国后也发现自己和明星球员的差距,因此首先我还是要做好自己,当然好的地方要向其他球星学习,但至于模板其实不重要,如果我能打造出自己的特点的话,让别人来模仿我不是更好吗?”

正所谓有认知才能发现差距。在前往美国前,贺天举认为CBA也充满了身体对抗,然而抵达美国,参加夏季联赛后,贺天举方知两者的对抗程度不是一个层次。前三场比赛打完,贺天举的感觉是“完全跟不上球队的节奏”,无论是身体还是意识,都与球队其他球员相差很多。毕竟对抗性上远远不如美国球员,导致贺天举在攻防两端异常吃亏。

身体是革命的根本,也是征战NBA的根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贺天举几乎没有可能留在NBA,因为如若在夏季联赛都无法展现出足够强大的身体以及对抗能力,那么即便是进入NBA,也只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从这一层面来看,贺天举想要圆梦进*NBA,尚需时日,尚需进一步加强。至少,他得把对抗提升到一个与现今截然不同的新层次。

中国球员冲击NBA历史

中国球员正式获得NBA合同的,至今为止总共有5名球员。从先行者王治郅到巴特尔,再到大获成功,从以状元身份登陆NBA的姚明,到年首轮第6顺位新秀易建联,再到孙悦。这五名球员里,仅有1人是以非内线球员的身份,进*NBA。

值得一提的是,薛玉洋也曾在年小牛以次轮第57顺位选中,随即交易到掘金。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未能成行,征战NBA。早在年的选秀大会上,老鹰当时以第三轮第67顺位选中时年23岁的宋涛,偏偏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训练中,宋涛遭遇髌骨粉碎性骨折,在做完手术后的天。宋涛在一次上厕所时不慎滑倒,膝盖髌骨粉碎成十块,只能再度接受手术。自此,宋涛的NBA梦想就此破碎。

除了以上这六位球员外,中国球员冲击NBA的历史,最早可以追述到马健指导。年,他代表快船征战夏季联赛,并一度很有希望留队。然而最终他还是被快船放弃。

在年到年期间,王治郅(勇士快船),巴特尔(马刺公牛),刘炜(国王),*海贝(国王),张松涛(尼克斯),易立(湖人),张凯(国王)与孙悦(奇才),先后代表不同的球队征战夏季联赛。但结果只有大郅一人留队。

计算先前的概率,9位中国球员先后11次征战夏季联赛,其中只有年大郅代表快船征战夏季联赛时,得到球队的青睐,计算概率,只有9.1%。

中国球员如何冲击NBA

中国球员冲击NBA,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如前文所述,最重要的便是提升自己的对抗能力,通俗的讲,便是“要让自己适应NBA”。比如贺天举,对此便深有体会。

“我来到美国之后感觉这里的每个球员,不管位置、能力、身高体重等,都敢于主动发力对抗,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敢于对抗,敢于主动和对手身体接触,才能获得更好的球权,更好的机会。包括之前在费城训练,训练师和体能师也告诉我,在NBA的比赛中,一旦进入三秒区,身体接触是不会吹犯规的,你只有把所有人包括你的队友都撞开,才能统治篮下。在篮下得分是很容易的,但对抗也是最激烈的。”

除此之外,中国球员想要进入NBA,必须要过语言关。以贺天举为例,此次他代表鹈鹕征战夏季联赛,需要配备翻译。而对于球员来说,教练所述的内容经过翻译二次加工,难免会有一些变形的地方;同样的道理,球员与教练进行交流通过翻译二次加工,也难免会有所疏漏。更要命的是,由于语言不过关的缘故,在球场与队友之间的沟通也会成为一道障碍,只能指手画脚,或凭借临时形成的默契了。

为此,鹈鹕控卫拉里-德鲁二世便坦言:“大学时期我的球队中也有一些外国人,不过他们都会说英语,这是我第一次和一个需要翻译的球员去交流,这是一次很酷的经历。”说的固然很委婉,但却点出了贺天举存在的最大软肋。

过了对抗关与语言关后,中国球员想要冲击NBA,还得找准自己的定位。比如在NBA里,未必需要面面俱到,却样样不精的球员。但只要有一技之长,便有望在NBA里找到生存空间。依旧以贺天举为例,尽管在对抗方面,交流方面以及球场表现方面均有所欠缺,然而凭借着一手出色的射术,他仍引起了鹈鹕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