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迟到35年的考古最新成果面世,还原最 [复制链接]

1#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zgbdf.net/m/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手稿中的图片。

今年春天,在迟到35年后,侯灿先生撰写的《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刊印上市。考古专家们说,这是新中国迄今唯一一次楼兰古国考古调查的详细报告,也是楼兰考古“最新”的成果展示。

“他去世后,我几乎遗忘了这份笔记的存在。直到在苏州的老房子里,从牛皮纸袋子中找到那些已经泛*的稿纸,才回想起那些陪着他熬夜整理书稿的日子。”5月23日,侯灿先生的妻子吴美琳对记者说,他在弥留之际还惦记着楼兰,考古报告的出版完成了他一生的心愿。

消失的楼兰留下流传千年的传说

人们总是在影视剧或者小说中无限推测着楼兰神秘的样子,有时它是沙漠中充满诱惑的城池,有时它是被诅咒环绕的神秘佛塔……那么,真实的楼兰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关于楼兰,我国史籍记载最早的是《史记·匈奴列传》。传载,西汉文帝四年(前年)匈奴单于冒顿在给文帝的信中说:“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以此为证,楼兰至少在公元前年就已存在,并归于匈奴。后司马迁根据张骞的报告撰成的《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此时楼兰已是一个“城郭之国”。

史料证实,楼兰曾是西域36国中的一个古国,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境内的森林鸟禽翩翩。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楼兰,凭借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驼队从这里把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送到西方。楼兰一时间成为联结、传播*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纽带,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可惜的是,东汉时期的楼兰究竟情况如何?历史记录语焉不详。东汉后,楼兰几乎从史书中消失,再次出现已是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此时的楼兰已被称为“故城”,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消失的城池,造就了楼兰流传千年的传说,这个被风沙抹去的古国,成了令人费解的谜。

开启新中国的第一次探索

神秘消失的“故城”牵引着人们去揭开它的面纱。上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开启了楼兰研究之门。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来到楼兰,中方队员*文弼在土垠遗址所掘得的汉代木简,在寻找楼兰的考古史中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包括楼兰在内的许多地区被列为*事禁区,加之自然环境所限,楼兰俨然已成为无人区,只有裸露在地面的断壁残垣还在守护着曾经的辉煌。年,日本NHK电视台提出要进入楼兰拍摄丝绸之路,得到批准。同年4月,在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的侯灿带领考古队和拍摄人员进入了楼兰。

多年后,参加过此次考古活动的队员们回忆,年3月26日,当一队人马深一脚浅一脚在沙漠中前行时,大家才发现艰难远超预期。第二天,当楼兰佛塔出现在人们视线之中时,也意味着中国考古队正式进驻了楼兰古城。

“这次勘探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是工程量很大,可以说是一次抢救性的发掘。直到后来的很多年,再没有考古队做过如此详细的发掘。”侯灿的学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张莉说,“侯灿先生曾提到,他们每天在五六名战士的陪伴下徒步前往遗址深处进行发掘工作,风沙吹得眼睛都睁不开,晚上紧裹着大衣和被子依然难抵御沙漠夜晚的酷寒。”

但即便满身尘土,考古队员们依然折服在楼兰的魅力中。4月22日考古结束后,考古队员们共收集到文物件,其间对古城确切地理位置重新进行了勘察核定,新发现了古水道和残墓。

考古书稿在箱子里沉睡35年

考古工作结束后,侯灿开始整理楼兰考古的调查报告。“每到晚上,我们两个就在灯下,他整理资料,我帮他誊抄。誊抄一遍后,他再进行修改,改好后我继续誊抄。每一部分至少要修改誊抄三四遍,直到他满意了,再进行下一部分。这样的工作持续了几年时间。”吴美琳回忆。调查报告整理好后,侯灿几次向出版社投稿,《楼兰新发现木简纸文书考释》等几篇文章先后发表,但最完整的《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却被出版社退回。“主要原因是缺纸,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当时他心里挺沮丧的,也挺遗憾。”吴美琳说。

侯灿年出生于四川合川县(现重庆合川区),年从四川省公安厅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进入新疆农一师师部*治宣传科。年,他调到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年再调入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重拾考古专业时已37岁。年的楼兰考古,是他考古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次科研活动。

在考古界,侯灿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孟宪实就是其中之一。年侯灿去世后,孟宪实想起先生还有一本楼兰考古报告没有出版,但一直没找到书稿。

书稿去了哪里?吴美琳也已不记得了。吴美琳说,她印象中在苏州的老房子里还留着一些侯灿先生的书稿,是不是在那里?

“一天早晨,我跑回苏州的老房子里,找了十几箱书稿,终于在一个牛皮纸袋子里找到了。我看着泛*的稿纸自己都笑了。”吴美琳第一时间联系了张莉,经过张莉和孟宪实的反复确认,这份等待了30多年的考古报告书稿终于重见天日。

报告拼合出最真实的楼兰记忆

今年4月,《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出版面世,在学界引起轰动。孟宪实说:“新疆考古对于中国十分重要,而楼兰是国际瞩目的焦点。斯文·赫定、斯坦因一言九鼎的时代过去了,楼兰考古研究,该听听中国人的声音了。侯灿先生主笔的这部报告,依然是最新的楼兰考古报告。”

翻开这份报告,读者仿佛跟着考古队重回楼兰古城:枯朽的胡杨林、掺杂着植物的墙皮、不规则的城墙、蜿蜒的古水道和官署佛塔、烽燧墓葬,在数字中被复活。在这座四面城墙只有约米长,总面积仅10万平方米的古城里,寄托了楼兰人对生活的向往,布片、陶壶、铜镜、戒指、骨雕,他们临水而居,生活丰富多彩,考古队员们甚至发现了驻守楼兰官兵们领取器物、粮食的信息。

器物测量、文书年号、勘探取样,侯灿先生用文字描述着古老文明的变迁,拼合出最接近真实的楼兰记忆。

今年4月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出版座谈会上,与侯灿先生一起进入罗布泊考察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王守春研究员指出,《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中的工作和成果已经超越了斯坦因。

玻璃、海贝、海蚌和珊瑚、铜币……年那次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折射出楼兰繁盛的文明之光。侯灿在自己的笔记中说,“它虽然不如西域名城高昌那样庞大,也不如*事重镇交河那样险峻,但它以庄严的气概显示了自己的雄姿”。

在楼兰古城小麦穗轴上,那朵被完整保存的小麦花,在被风沙淹没千年后,终于等来了“绽放”,或许这就是楼兰的魅力,也是考古人对楼兰难以割舍的情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