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中国式道歉”的话题上了热搜,整理一下评论区网友发的家长们的道歉让大家感受一下:
1.我妈从不会跟我说对不起,她给我道歉的方式,就是喊一句“吃饭了”,要不然就是说“洗个手过来吃饭吧”。
2.我爸不会给我道歉,他道歉的方式,就是吃饭时给我疯狂夹菜,跟我说“多吃点”。
3.我妈:我这么做是不对,但我不也是为你好吗?
4.“我都道歉了,你到底还要我怎样?”
5.我爸软硬兼施地催婚。我说希望他能尊重我的选择,他这样我压力大。我爸急了,起身离开,不愿和我同席吃饭:“我跟你道歉,你以后就知道我是对的了。”
看完这些对话,可以总结出国人有着两种特别的道歉方式:
1-2——含蓄式道歉:不说对不起,但是用行动表达。
3-5——转折式道歉:毫无歉意,道歉后面的转折才是真正要表达的。
对于含蓄式道歉,让人觉得哭笑不得,你得需要迅速从道歉人的行为里读到他是在道歉,并且愿意从对方的台阶上下来,才不至于进一步发生冲突;
而对于转折式道歉,就真的气得人吐血,妥妥地二次伤害。
那为什么家长们不能好好道歉呢?
道歉意味着示弱
不管是含蓄式道歉还是转折式道歉,都在表达着我不想让自己去到弱小的位置上,因为弱小会带来迫害感和羞耻感。
不好好道歉,制造一种更加纠缠的关系
好好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有没有感觉边界变得清晰一些了;
而不能好好道歉,不把愧疚清楚地表达出来,也不让对方的愤怒彻底消解,这些情绪在关系里逐层叠加,就制造了一种更加纠缠的关系。
我错了,意味着我糟糕至极
如果一个人早年和抚养者的互动中,经常因为做错事而遭受对他整个人全面的否定或贬低,他就会逐渐形成“我做的事情等同于我整个人”的信念,一旦承认是我做错了,那么我这个人就是糟糕的。
而孩子为什么会执着于要一个道歉?
其实孩子在小时候就会有强烈的对错认知,在成长经历中经常被教育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和弟弟妹妹发生冲突,或者和邻居小朋友吵架,家长总是先去判断谁对谁错。
如果是自己的错,妈妈就会严厉地斥责,如果不是孩子的错,那这个孩子才会得到妈妈的一点认可,慢慢地孩子就形成了用对错来感知自己和世界的经验。
而要父母道歉,一方面想让父母也体验一下在错的位置上的感受,那是一些孩子曾经体验过的,弱小和屈辱感。
一方面这些孩子想表达的还是对父母的需要,但由于羞于看见自己对父母的需要,要道歉这种高浓度发生情感连接的方式让父母和自己发生关系。
这样看,要对方道歉和不能好好道歉的本质相同,都是关系的未分化,用一种“你欠我的、我欠你的”的方式,伪装了和妈妈之间没有割断的脐带,维持着边界不清的关系。
“一段亲密关系能长久,大都源自于相互服软;而难以久长的亲密关系,大都源自于互相顶牛。”
其实冷战最可悲的,并不是两个人都不开口认输,而是有一人想认输,但另一个却不给机会。
如果你也曾执着于让对方向你道歉,那么应该先问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看到自己对道歉的需要后面隐藏着纠缠的需要,或许就会减少一些执念。
文章来源V号:海贝儿健康管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