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18/4611049.html “
海贝,是一种寄居在袖珍而优雅的外壳之内的软体生物。在遥远的古代,海贝就像金银,有时被作为重要的陪葬品,有时也被当做货币使用。《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穿过传统中国史的缝隙,挖掘藏在海贝里的全球史。
海贝在中国的历史十分迷人。早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广泛的海贝存在。然而,纵使在商周以来大量墓葬中发现海贝,一些历史学家仍然认定,海贝在中原并没有成为货币,即便它承担了货币的部分功能。这是为什么呢?
”
考古发现表明,古代中国使用海贝的高峰是西周时期,如相当多的赐贝记录和墓葬中的频繁发现所示。到了东周时期,海贝的使用急剧衰减,不再具有此前的重要性。事实上,海贝在周代确实承担了货币的某些功能,如价值尺度,可能还曾作为贮藏手段。海贝和盐、布以及金属铸币都曾经是这个时期的货币候选物(moneycandidate),然而,海贝在先秦时期的中国并没有转化为货币。原因要从海贝的供应-需求链中去找。
某些物品会偶尔或经常承担价值尺度的功能,这种物品有可能发展成为货币,我们称之为货币候选物。这些货币候选物能否演变为(被社会接受为)通用货币,取决于许多因素。
殷墟的海贝(包括货贝和阿文绶贝),现藏河南殷墟博物馆,杨柳摄。来源/杨斌《海贝与贝币》插图
除了它们的物理特性或优势(如体积、重量、可携带性、耐磨性以及本身价值)外,供应的平衡最为重要。供应的平衡,是指一种持续的、不断接近充足的供应,即不会出现极度短缺或者过于充足现象的供应,抑或是生产或运输过程导致这种货币候选物具有令人不可承受的价格。
随着某个社会市场和商业化的发展,对于交换媒介(也就是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买卖双方必然寻求,并从货币候选物中挑选某种形式的货币。而某货币候选物能否在这个挑选过程中战胜其他候选物从而脱颖而出,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持续的供应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假如没有充足的供应,某个社会无法持续获得这种货币候选物,那么这种货币候选物自然无法为这个社会的市场提供数量充足的货币,市场和这个社会便会在第一时间排除这种货币候选物;如果供应太过充足,这种货币候选物会出现贬值现象,导致它在竞争中被淘汰;如果某种货币候选物生产、加工或者运输的成本过高,那么,它的价格会上涨,它不但会遭到小额交易的排斥,市场也将无法承受这种昂贵的交换媒介,它同样会被淘汰。
以上是纯理论的分析,因此也是理想化的状况。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海贝作为货币候选物在西周就遭遇了供应链方面的难题。
从金文中可知,海贝在商周时期是最有竞争力的货币候选物,然后,由于供应的短缺(如后来大量的仿贝所示)以及远距离长途运输的巨大成本,海贝只能成为贵重物,并保持着贵重物的地位,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易(或大或小)的需求而成为货币。正是由于海贝价值高昂,它们基本上在贵族阶层间流转,无法深入平民阶层。
因此,海贝很少在商周时期的平民生活遗址或者平民的墓中被发现。
滑石贝(战国时期),本文作者自藏。来源/杨斌《海贝与贝币》插图
为什么海贝在古代印度成为“零钱”,而在古代中国却没有成为钱呢?
距离是个关键问题。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需要相当数量的货币供应,无论是金属铸币还是海贝。而海贝的产地马尔代夫离中国实在太远了,从那个印度洋岛屿到中国要经过千山万水,中间还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国家和社会,玄奘都未曾到过此岛屿。
因此,从经济角度说,海贝从这么远的地方到达中国,运输成本很高,而从一地到另一地辗转的转口贸易导致很难保持相对稳定的供应。价格高昂且供应不稳定自然就排除了海贝成为货币的可能。
假设(这只能是而且永远是虚拟的假设)海贝在古代中国成为货币,那它也一定是所谓“大钱”,因为它背后有着高昂的运输成本。在中国,唯一的例外是云南,一是因为云南与东南亚以及印度洋在空间距离和文化上较为接近;二是因为海贝在云南成为货币时间相对较晚,约在公元九到十世纪,比商代至少要晚了两千五百年以上,比西周末期晚了一千六百年以上。
四枚骨贝(西周时期,出土于山东),本文作者自藏。来源/杨斌《海贝与贝币》插图
当然地理因素不是唯一的障碍。人们会问,为什么距离马尔代夫直线距离多公里(姑且不计海洋和沙漠的阻挡)的西非的马里王国进口海贝并出现了贝币经济圈?其实和前面云南的例子一样,这里我们需要考虑时间因素。西非的货币经济出现得比中国晚得多,至少晚了千年以上。古代中国早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中期以前,就迫切地需要货币的出现,那时的海贝和布等其他物品都已经被列入货币候选物的单子了。
因此,马尔代夫和古代中国的距离排除了海贝发展成为中国最早的货币的可能性,即使海贝在商周时期已经承担了货币的部分职能,即使海贝后来在印度、东南亚和西非成为完美的货币。
海贝的稀缺性使得中国和印度的海贝都是财富的象征,但在印度,由于相对充足的供应,海贝转化为小额货币;而在中国,由于没有解决供给问题,海贝显著的稀缺性使得它在古代中国只能是贵重物,只能是财富的象征,而不能成为交换媒介。中原距离印度洋实在太远了,途中又经过多个地区和国家/社会,其运输和供应非常不稳定,因此印度洋无法为中原地区的市场和社会提供一种持续的、可靠的供给。正因如此,所以商周时期的各个王国和地区都不约而同地制造各种仿贝,特别是铜贝,它完美地结合了海贝和金属铜这两种货币候选物的优点,克服了海贝的来源问题,解决了通用货币的问题。
(节选自《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书籍详情
★入选社科文献年度十大好书
★穿过传统中国史的缝隙
★书写一部藏在海贝里的全球史
★尚未上市即引起媒体热议,
入围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
海贝与贝币
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杨斌(BinYang)著译
年11月出版/.00元
ISBN-7---2
内容简介
栖息在马尔代夫群岛周边海域的软体生物——海贝,从史前时期开始,就被货贸至亚非欧大陆的各个区域,并逐渐转变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货币。作者从这一微小的海洋生物着手,把从考古时期到二十世纪初的历史碎片拼凑起来,以全球史的视野,对亚非欧大陆内外的贝币进行了考察,描绘了一个奇妙且引人入胜的贝币世界,展现了一部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海贝与贝币》描绘了在两千年时间里,以贝币为媒介的市场是如何将语言复杂、文化多元的印度洋世界整合为一体的,而全球资本主义又是如何终结这个世界的。全书按区域展开分析,同时又超越区域的界限,结合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种叙事体系。海贝文化体现出了一种“全球在地性”,即它既是地方性的,也是全球性的;而将陆地世界和海洋世界联系起来的贝币世界,则为全球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著译者简介
杨斌,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西泠印社社员,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对中国史、全球史、科技医疗史及海洋史颇有兴趣。其博士论文BetweenWindsandCloudsheMakingofYunnan于年获美国历史学会主办的古腾堡电子出版奖(TheGutenberg-eprize),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目前正在撰写第三部英文专著DiscoveredButForgottenheMaldivesinChineseHistory。
本书荣誉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有关海贝的传奇,还是一部由贝币交错串联起来的全球史。这是杨斌教授的一部世界史力作:它既向我们展示了贝币在全球体系内作为支撑性基础货币的区域和地方性特色,又揭示了它在东半球传播的广度。从海贝本身到其作为货币的兴衰,本书描绘了一幅它在东半球六个区域内传播的历史画卷。
——帕特里克曼宁,匹兹堡大学安德鲁W.梅隆讲席教授、美国历史学会前任主席
杨斌的《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是迄今为止对这种主要货币(贝币)最全面的研究之一。它建立在坚实的历史资料之上,必将与万志英的《财富之泉:11~18世纪中国的货币和货币*策》等作品一样,成为货币史上的经典。《海贝与贝币》应被放在全球历史学家和货币史学家的书架上。
——丹尼斯O.弗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研究人员和教员若在他们的书目和课程大纲中加入这一研究成果,定会有很大收获……世界史的学生和教员在用海贝拼凑我们全球历史的碎片时,会从这部重要的作品中获益匪浅。
——埃里克施皮雷尔,美国马萨诸塞州格罗顿学校助理教师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致谢
第一章全球现象,地方特色
第二章源自马尔代夫:采集和出口
第三章自印度始
第四章东南亚:亚洲内部的互动
第五章云南:印度洋的痕迹
第六章并非货币:先秦中国的海贝
第七章西非:连接旧大陆和新大陆
第八章太平洋诸岛和北美:孟加拉体系之外
第九章不仅仅是钱
第十章贝币世界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译名对照表
延伸阅读
『甲骨文』新书速递
藏在海贝里的全球史
—End—
原标题:《年十大好书巡礼│上古时代,贝壳为何没成为古中国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