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文化会馆
10月12日,台风19号(海贝思)袭击东京,但是在上野公园,有一位79岁老人的身影,他在这样的天气下,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当天晚上,他为了躲避台风到了东京文化会馆避难,结果以“没有住所”为由,没有放他入内。令人寒心的还有日本工作人员的话语。东京文化会馆在日本台东区,原本就是为了无法回家的外国游客以及日本人进行避难的场所。
你不是人,不能进入
12日下午,为了躲避台风,在上野公园居住的流浪汉们展开了讨论,提到了“自主避难所”。但是其中一个流浪汉这样说:虽然我们说去避难所,估计应该不行,有人去附近位于小学的自主避难所,结果被拒绝了。其实日本的上野公园,到了晚上会有另外一副场景。白天许多观光客,一到了晚上,东京文化会馆以及动物园就会终止营业,于是在附近流浪的日本人都会前往会馆的廊檐下躲避风雨。在文化会馆的入口处,有一个被围起来的地方,相对来说风雨较少,虽然旁边会有保安,但是平日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在12号晚上,会馆的保安这样对他们说:这里是避难场所的入口,请不要待在这里。
这位79岁的流浪汉这样说:我通过文化会馆的玻璃往里面看了,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我当时想,如果风雨太大的话,我们就进去避难。但是保安却说我们不是人,不能进入,真是让我很生气,怎么想都是差别对待。12号晚上,东京由于台风的影响,河水发生了泛滥,当天晚上东京都开放了4处自主避难地,其中一个就是文化会馆。
最近日本的流浪汉得到了教会以及支援机构的帮助,平时也会洗澡整理衣物等,但是即便不洗澡,这些流浪汉也是实实在在的人啊。在灾难面前,原本就不能靠着职业以及金钱去判断,然而世间似乎都会以貌取人,以钱判断。这次的问题,其实不仅仅针对上野公园的流浪汉,而是针对全日本的流浪汉。假如发生灾难的时候,这些人“要怎么办”?
以住所来判定
那么日本的自主避难所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日语的原文解释为:台風が接近する恐れがある場合、又は長時間降り続く雨の影響等で洪水や土砂災害等の発生が懸念される場合、市民のみなさんの問い合わせ状況を考慮したうえ、事前の避難を希望される方を対象に、一時的に開設するものです。(有台风接近的可能,或者是长时间下雨,有发生洪水以及土沙灾害的可能的情况下,在考虑市民询问的情况之上,事前对希望避难的人,暂时开放的避难设施。)台东区的工作人员在回答日本记者为何不让流浪汉进入的问题时,这样说到:考虑到流浪汉没有住所,而且避难所是区域居民的设施,才没有让他们进入。
可是这样的回答原本就有漏洞,比如外国来的游客,同样在日本没有居住的地方,而且也没有上交所谓的“年金保险”,但是可以入内。也就是说,确认没有住所无法入内的人群,只有日本的流浪汉们。一位长期支援流浪汉的社团法人成员这样说:災害とは生存をめぐる問題です。ある特定の人を排除し、区が差別をし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は酷すぎます。(灾害是围绕生存的问题,如果排除特定的人,进行区域性差别对待,那就太残酷了。)
台风海贝思来临之前,日本气象厅以及各个媒体都在叫嚣:以保命为最优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可是现实却很打脸,因为行*上的命令,日本放弃了所谓的“流浪汉”群体,态度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
首相发声,评论寒心
针对此事,在10月15日的预算会议上,日本首相针对台东区的自主避难所拒绝流浪汉入内的事情这样说:各避難所では、避難した全ての被災者を適切に受け入れることが望ましい。(希望每一个避难场所,能够适当接受所有受灾人员。)但是这样的发言,似乎日本民众并不是太买账,我们从评论来看一下。
在训练的时候,让*治家也一起参与避难,体验之后再讨论会建设更好的避难所,如果只是场面话的话,我希望能够不要讲。
想要来避难所的话,请坐好最底线的除臭工作。如果很干净的流浪汉,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有味道的人真的是太难闻了,会让人心情很不好,有些人还会有跳骚。想要让人将自己当人对待,那么请做好最低限的协调性。
和流浪汉在同一屋檐下避难,在生活上有很多卫生方面的问题。避难场所原本就无法保障私人空间,在环境方面给人很大的压力。首先保障区域居民是第一位。
结束语
日本流浪汉问题,由来已久。对于流浪汉的歧视,一直存在。日本的灾害救助法有规定“现地救助”的原则,指的就是即便不是当地居民,但是其所在地自治区需要负主要救助责任。日本台东区的做法,已经违反了现地救助和人命优先的原则。但是,并不是日本所有地区都会拒绝流浪汉,涉谷区针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就是:从人命优先考虑,无法拒绝他们入内。只是,流浪汉在日本社会上所占据的地位无足轻重,他们的生死存亡对于日本一点儿影响都没有,社会上的普遍印象就带有“歧视”成分,但是这种歧视,难道只有日本人吗?或许只要是社会,那就会有歧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