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带队发掘三星堆这位来自上海大学的90后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郦亮、常鑫

6个祭祀坑震撼世界

这是时隔35年

三星堆遗址的又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上海大学作为上海唯一的团队

参与了三星堆3号坑的发掘

90后上大文学院教师徐斐宏

就是3号坑发掘工作负责人

从北大心理学转向考古学

徐斐宏从小就对文博感兴趣

上海的各个博物馆他都如数家珍

不过初入北京大学

他一开始学的却是心理学专业

“读了一年心理学,觉得还是放不下考古的梦,大二的时候就转到了考古系。就这样一路读到博士。去年从博士后工作站出来,入职上海大学。”

徐斐宏选择到上大做老师

除了自己本身是上海人

还因为上大的考古专业近年发展迅速

他们即将设立考古学本科点

而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的成立也指日可待

当然更重要的是

去年上大与四川省文物局

签订了参与三星堆考古发掘的协议

这也意味着徐斐宏将有机会

参与三星堆的考古发掘

每一天都被先民的巧夺天工震撼着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去年某一天

徐斐宏接到上海大学段勇书记的电话

说要让他去发掘三星堆的3号坑

这让徐斐宏的热血猛然高涨起来

他知道,三星堆的3号坑与年发掘的2号坑在很多迹象上很相像,2号坑出土的文物无论从数量还是品质上来说都是惊人的,所以在此轮三星堆发掘之中,3号坑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

和之前判断的一样,当3号坑通过发掘在徐斐宏他们面前撩开神秘面纱的时候,他们看到这是一个“很特殊而又很隆重”的现场。“十几个平方米,满满地堆着文物,都没有办法下脚。”徐斐宏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回忆说。

徐斐宏透露,3号坑文物的考古发掘整理工作从今年1月初开始,到10月24日差不多结束,目前出土各类文物多件,其中象牙根,另有海贝等小物件几千枚。

除了数量,3号坑出土文物的品质也相当惊人。这里不仅有首次发现的1米多高铜人顶尊,还出土了眼部有彩绘的铜头像、巨大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高级别的青铜器,以及百余根象牙。

在将近一年的考古发掘整理之中,徐斐宏的心每一天都被这些几千年前先民的巧夺天工而震撼着。

有一种说法认为,三星堆遗址其实是一个祭祀现场,不过对此徐斐宏是抱着一定的疑问的。

他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三星堆3号坑有着浓郁的祭祀色彩,如此丰富的青铜器、玉器、象牙,在几千年前的那个荒蛮时代都是绝不会轻易得到的,必然是经过了广泛的社会动员,聚全体之力才能得到,所以这肯定是为了一场与宗教相关的祭祀活动。但奇怪的是,徐斐宏发现3号坑里的文物都被人为破坏,一如金沙遗址那样。

“这里应该不是祭祀现场,而是一个祭祀品的填埋坑。但为什么要破坏祭祀品,这是需要我们去不懈研究探索的谜题。”

青年考古工作者的优势在于综合素养

出生于年的徐斐宏

无疑是目前中国考古界新锐力量的代表

“年轻人要做考古这一行

首先就是你必须热爱

你不热爱,你是没有办法坚持下去的。”

“另外就是你必须具有综合素养的储备

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徐斐宏说

考古的现场一般都比较艰苦,日晒雨淋,没有一点热爱的坚守是难以坚持的。徐斐宏觉得,相比老一辈,现在考古界的青年一代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不过大家都在努力。至于综合素养,这可能是青年一代的优势所在。

就拿这次三星堆3号坑的考古发掘来说,徐斐宏他们一边在现场发掘文物,一边就与学校实验室的文保老师保持着沟通,他们将新鲜出土的象牙的状况告诉实验室,实验室就开发保护材料,制定保护方案。

徐斐宏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今天的考古早已不是挖宝那么简单了,考古发掘只是一个考古工作者最基本的技能,它要求考古者对人种学、DNA技术、语言学等都有了解和研究。

“现在的考古学已经突破了传统文科的范畴。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科。它要求考古者具有问题意识,不断进行学习,掌握综合素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