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华货币文化探源良渚玉璧抑或是先民的财
TUhjnbcbe - 2023/10/11 16:46:00
北京荨麻疹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按:今年是良渚申遗成功三周年,也是中华货币文化探源——中国良渚文化玉璧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25周年纪念。本文展示了一件圆形器物拓本,即良渚文化玉璧全形拓,从器型观察,其圆周精准度,很难想象是出之于年前原始人的手艺。正圆形器物象征天上的太阳,中心对钻圆孔侧视露有凸棱的部位,却如同一个月亮。有学者解释为远古人用来“礼天”,祭祀天体,展现对日月的崇拜,是天象日月观的产物。作者从中华货币文化探源视角展开讨论,发现它还描绘出一个内在的、延续了多年的、从良渚文化时期人类最初的“财富象征”,发展到商周金属货币产生的历史演变现象。

周书有“以苍璧礼天”一说。商代晚期武丁以后多次出现记载天象日食和月食的甲骨文字。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专家们对良渚文化玉璧的研究,给出“祭祀”和“财富(象征)”功能等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如果从良渚文化时期人类最初显现的“财富”观念算起,前后至少绵延了年。

良渚文化玉璧(良渚博物院藏)

良渚玉璧全形拓(西湖区非遗全形拓技艺传承人屠翼博拓)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中说,秦始皇统一货币时,“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司马迁这里所指的珠玉,在秦统一之前应该有过作为货币流通的历史。战国先秦时,曾铸造外圆中间带圆孔的铜质货币(圜钱),更有把“珠”字铸入钱文“珠重一两十四”的币名。

历史上,珠玉不但是货币,而且价值还高于*金和其他金属货币。《管子·国蓄》曰:“珠玉为上币,*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古代珠玉,狭义指玉珠。晚清学者俞樾在《玉佩考》一文中说:“古人所谓珠者,实皆以白玉为之”。在广义上看,珠玉不仅是指圆形、有美石之称的玉,也包括光洁圆润贵为饰物、获得珍珠之名的真珠。

珠玉作为“上币”时,价值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庄子《列御寇》记载的“千金之珠”,与《韩非子》所说的“千金之马”和“千金之象(牙)床”同价。而特别大的“隋侯之珠”,则价为万金。甚至最贵的珠玉,还可以换取城邑一座。春秋末,《左传》哀公十一年(公元前年)载,宋国桓司马向魋因为卫大叔疾归附献美珠,竟以一个城邑给贡献者。宋国国君闻知有此珠,意欲索要,竟不肯献出,为此不惜得罪国君。

年,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学勤在给杭州“中国良渚文化玉璧专题学术研讨会”的贺信中说,良渚玉璧研究“意义深远”。良渚玉璧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误认为是汉玉,自然也不会跟货币有任何联系。后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以往认为是汉代的玉璧,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如今,研究者把“珠玉为上币”的探索目光,从夏商周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集中到探索货币的起源上来。

货币起源问题,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南宋洪遵《泉志·序》中说:“泉之兴,盖自燧人氏以轻重为天下,太古杳邈,其详叵得而记。”在古代,人们把钱的流通,视同流水,周而复始,所以钱名还被称为“泉”。“以轻重为天下”,指远古时期用原始实物作为货币流通天下。现代著名货币史学家彭信威在世时,也因历来“不见有大量的玉片出土”,难以对“珠玉为币”做出评论。

良渚古城遗址反山23号墓穴两侧棺椁痕迹

年,余杭反山11座良渚文化大墓出土随葬玉璧件。其中M20、M23均出土四五十件。于是,“玉璧作为财富象征物”的看法在中国考古界中形成。尤其在反山墓葬玉璧中,直径最大、制作最精美的高品质玉璧,专门置放于墓主人的头部、胸部和腰间;而那些为数众多、直径偏小、厚薄不匀、又制作不精的玉璧,全都堆放在下肢和脚的附近。从这一现象,研究者除了良渚玉璧的祭祀功能外,再一次把目光定格在年前良渚人的财富观念上。

再则,从良渚古城遗址一座座王陵贵属墓穴,我们还能清晰辨认出年前采用大型棺椁,被称为棺殓厚葬的情景。这类整整延续年的葬俗,既是一个地区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的活化石,也是记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演变的历史见证。

年夏,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钱币学会理事长的李葆华来到杭州,提出了“良渚玉璧与中国钱币究竟存在什么关系”的讨论;年冬,“良渚文化玉璧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研讨会收到论文19篇,“全面反映了良渚文化玉璧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文章介绍了古良渚人把玉璧和磨光未开锋石斧与死者一起随葬,开启“事死如事生”的葬俗之风。远古良渚文化时期采用“财富象征”的玉璧和石斧瘗葬——夏商周时期采用贝币瘗葬——战国时期采用金饼、汉朝采用釉陶仿制麟趾金瘗葬——魏晋时期采用纸质冥钱瘗葬——唐、宋、元、明、清采用昏寓钱瘗葬,在这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葬俗和性质,乃一脉相承。

古良渚人已存在“班”璧分割的习俗,这与夏朝出现分割玉块的专用名词“班”不无关联。年发掘的寺墩良渚文化M3,有21件玉璧是破碎后随葬的。这21件玉璧被班成八块、六块、五块、四块、三块、二块不等。这类“班”璧分割,或许与原始支付有关。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破碎后的玉块,因材质高贵,仍存在价值。这种分割现象,在国内外的货币流通环节中都有发生。如东汉五铢钱一凿为二使用,内心称“剪边五铢”,外围称“綖环五铢”;南宋金银货币价值太大,流通时常被剪成小片、或截成小块使用。这类原始分割法,是古代在货币流通环节中支付手段的“返祖”现象。

良渚文化社会的经济形态,尚待深入研究。我们借鉴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以及民族志的相关资料,或许可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殷商官员敛财“兹予有乱*同位,具乃贝玉”;西周早期亢鼎铭文,直接记录了买卖交换一颗价值约90贝币的大型珠玉;鲁桓公元年(公元前年),郑国有过一次用璧交换鲁国许地的买卖;战国时期赵国的和氏璧,因其质料名贵来历极不平凡而可换取十五座城池;还有,桓公“聘使八使者”,拿璧“以给盐菜之用”。上述交易,虽然带有偶然性,玉璧或石璧在发挥媒介作用时“转瞬即逝”。因此,它们执行原始流通手段的职能是初级的,十分有限的。

妇好墓出土大量海贝

三星堆出土的海贝

太平洋罗林群岛的雅浦岛石璧币

考察古代海洋文化与中国内陆的交流。年发现了殷商妇好墓中有南洋、台湾海域的海贝和海螺,又在陕西周原发现西周虎斑宝贝,在太平洋罗林群岛的雅浦岛上,还有当地居民称为“分”的石璧币。这些考古资料和太平洋岛屿上的民族志,或能为我们今天解读五千年前良渚地区的原始经济形态、及其对夏商周海洋文化的影响,提供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良渚玉璧内陆扩散分布图

良渚玉璧从浙江、江苏,向周围扩散,影响到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它们远离江浙太湖地区,向内陆纵横数千公里之外扩散。尔后,人们在*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河中游的龙山文化、*河上游的齐家文化、岭南地区的石峡文化、以及西南地区的巴蜀文化等其它一些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及至夏商周遗存中发现数量众多的受良渚文化扩散影响而出现玉璧和仿制的石璧,时间都在距今三四千年左右。

参考链接

1.良渚人去了哪里?从一件全形拓看“良渚先民”东渐太平洋之路(杭+新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货币文化探源良渚玉璧抑或是先民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