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古代一捧贝壳能买500亩良田,穷人为什么
TUhjnbcbe - 2024/8/28 17:23: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bdfzkyy.com/

各种材质的贝币

如果哪天我们遇见了一堆这种奇奇怪怪的贝壳,你会不会就把它们当作普通的贝壳来对待呢?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可就惨了,啥叫“有眼不识金镶玉”?

这可不是啥普通的贝壳,而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中国最原始最古老的钱币。

这么一说是不是感觉错过了几个亿?其实没那么夸张的,这种古货币在古玩交易市场很常见,而且并不是贵的高不可攀。

不要被各色各样江湖上的“专家”给忽悠了,认为只要是古代之物都是无价之宝,都可以一夜暴富。

其实不然,对于这类古货币来说,其价格普通工薪阶层都能买的起,喜欢收藏的人也可以买来作为藏品,既有文化价值也有经济价值。

本图片为花拾间原创 盗必究

画重点敲黑板的开来了:自古以来古玩市场赝品多了去了,就这小小的贝币鱼目混珠、造假的也太多。

所以还是奉劝大家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还是不要去买所谓“国宝”,一不小心就会付出一生积蓄,获得最惨痛教训。

收藏的门槛很低,基本人人都可收藏;收藏的门槛又很高,它需要你有一定的知识贮备和鉴定的眼力。

如果你想收藏古钱币,你就得先牢牢掌握它的来龙去脉,和它所处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中国古钱币》这本书,从最原始的贝币开始到民国时期的银元,按照时间的历史脉络。给我们讲述了我国古代钱币的基础知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钱币知识的工具书。

本图片为花拾间原创,盗图必究。

《中国古钱币》的核心知识:古钱币的起源和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海贝作为货币的国家,其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代,国外各大博物馆对此都明确给予肯定,例如德国柏林古钱币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等。

德国柏林古钱币博物馆。对人类最早起源的货币有一个排名。第一,货贝,中国;第二,玉髄,西非;第三,基斯钱币,非洲西海岸国家;第四,刀币,中国。大英博物馆也列举了很多早期货币,其中把中国的海贝排在第一,时间指向了年前。

《说文解字》记载了贝作为货币通行的大致历史:“贝”的本义就是指海里的蛤螺类软体动物。

古人在周代起开始有了以”贝“为钱的这种货币形式,直至秦代废弃了贝币,而钱得以广泛流通。

贝,海介虫也。居陆名飙,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凡贝之属皆从贝。

“贝”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就像左右两扇贝壳。

金文基本上像甲骨文的形状,中间连在一起。到了小篆发生伪变,根本看不出贝壳的样子了。

在原始交易中,人们自觉的寻找双方都乐意接受的物品作为交换的等价,比如牛、羊、布匹、兽皮、谷物等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

“贝”在古代被视为是很珍贵的东西,比较稀少,不是海边随便都能够捡来当货币的。

因其小巧玲珑便于携带,计数方便,人人都乐于接受,渐渐成为人们交换商品的实物货币。

在所有的实物货币中,贝币的流通时间是最长的,流通的领域也是最广的。

早期的贝币被称作穿孔贝,将贝壳外壳磨空中间穿绳,商朝时把十个贝穿成一串叫做“朋”。

我们从甲骨文中的“朋”字的写法可以看出来,“朋”就是把贝穿起来的样子,数量为六枚。

郭沫若先生根据殷墟出土的贝考证,认为朋是十枚,所以现在更多的是以十枚为”一朋“。

我们从西周青铜器物上铭文中可以发现,周王或贵族以贝赐予臣属的记载很多。

如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初期的青铜器《小臣单觯》铭文有:“周公易小臣单贝十朋”。

赠送最多的是《诗经》里记载的“既见君子,赐我百朋”为证,这百“朋”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相当于一千多亩良田了。

那么我们手里一捧贝币大约也就50多枚贝币的样子,按照古人的价值来算,最少也能买亩良田了。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卫盉》是西周共王时期铸造的温酒器,该器盖内有铭文个字,记载了两个贵族之间用玉器和皮裘换取土地的事情,全文如下:

铭文原文:隹(唯)三年三月,既生霸壬寅,王爯旂于豊,矩白庶人取瑾璋于裘卫。才(裁)八十朋,厥贮,其舎田十田。矩或取赤虎(琥)两、两鞈(韦合)一,才(裁)廿朋。其舍田三田。裘卫乃雉(矢)告于伯邑父,荣伯,定伯,亮伯,单伯,乃令(命)参(三)有司,司徒,微邑,司马单舆,司工(空)邑人,服役受田。燹、(走甫)、卫小子瑶逆者(诸)其卿(飨),卫用作朕文考惠孟宝盘,卫其万年永宝用。

从铭文中记载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交易合同,也充分讲明了“贝”作为货币在和其他物品交换时的价值。

矩伯分两次用亩土地换取了朝拜周恭王时所需的玉质礼器和皮裘礼服,一个玉璋,价值80朋需要10井田来交易,那时候的一井田相当于亩土地。用0亩良田交换一枚玉璋,可见商周时期的玉璋真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卫盉》

古钱币的发展:从天然海贝到商代晚期的铜仿贝形成正式金属铸币。

我国从夏代开始正式进入青铜时代,天然稀缺的海贝已经满足不了经济的发展,先人们开始尝试着用不同材质的东西来仿制海贝。

在商晚期的墓葬中,就发现了骨贝、绿松石贝、套贝、铜贝、金贝、包金贝、玉贝等琳琅满目的各种贝币,这些贝币都是依照原贝的大小仿制而成。

《中国古钱币》中说到:铜贝在中国钱币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以自然贝币为形铸造货币,开始了中国铜钱时代的铸造史。

年山西保德县商墓中一次出土了枚大型铸造精美的无文铜贝,此铜贝体型硕大属磨背式直齿沟大型无文铜贝,是迄今所发现时代最早的铜铸币,堪称人类金属货币之鼻祖。

东周有一种很特别的铜贝,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叫做蚁鼻钱。形式上仍保持了贝壳的式样,尾端有小孔,面部铸有阴刻文字,很像“咒”字,因文字与小穿孔组合起来像一张丑陋的面孔,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鬼脸钱”。

实际上“咒”字与“贝”字在金文中的写法十分相近,非常有可能就是古文“贝”字的楚国写法,故称“楚贝”,它无疑是楚国最古老的货币。

图片为花拾间本人原创 盗必究

以上是本人对《中国古钱币》一书中原始货币这一章节的学习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本书内容条理清晰,易懂,对中国历朝历代的钱币变化历史,按照朝代更迭,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同时,书是黑白版的,虽然也算图文并茂,对钱币的反映清晰、直观,但是图片内容还是有点少了,这本书偏理论知识。

一般学习钱币知识还需要专门配备几本钱币图谱类书籍,例如华光谱的《华光谱的中国古钱录》等,二者结合就完美了。

来今日头条,搜“免费书单”,海量小说免费读。

文/花间兮

本图为花拾间原创 盗必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一捧贝壳能买500亩良田,穷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