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AppleStudioDisplay桌搭
TUhjnbcbe - 2025/1/18 18:0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什么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jiankang/

一、从「狗都不买」的豪言,到人手一台AppleStudioDisplay显示器

去年的时候,我跟好几个测评圈的小伙伴都在等Apple发布新的27吋显示器,幻想着MiniLED,HzPromotion,结果等到的只有的发布,可以说是要啥没啥,然后还卖1W出头。

看着StudioDisplay的航母边框之后,我给

青衫-鲁斯兰和

善生的善生坦言:「这显示器狗都不买」,结果半年过去了我们三个都买了,看来这句真是说不得,上次iPhone14发布时也说了。现在用了一段时间的StudioDisplay后,发现买这显示器,人钱多但是真得不傻。

我去年陆续测试过好几台显示器和笔记本,不乏MiniLED和OLED的顶级屏幕,但真正落脚到生产力场景上却寥寥无几,也就靠着DellQE续命。但后来测试过AGONPD32M后,被它nits的SDR亮度晃瞎眼后。再回看现有的LCD显示器,能打的也只剩下StudioDisplay。

本来是考虑VESA版本的,但由于电源线缆不能拆卸,所以一旦壁挂拆装难度很大。我又经常需要腾空桌面,所以最终挑了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支架款,最后元从小黄鱼收的二手+两年半的AC+,比官方翻新可香多了。卖家还贴心的帮忙换绑了AC+,必须点个赞!

以下便是产品参数了,StudioDisplay的确也有傲人的指标,比如它的5K分辨率、nits的全屏亮度、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高保真六扬声器+录影棚级别的三麦克风,这配置还是相当的顶,毕竟上一个LGUltraFine5K显示器还卖1W呢。

「型号」:AppleStudioDisplay(可调倾斜度的支架)「尺寸」:27吋「屏幕类型」:视网膜镜面屏幕「分辨率」:5×(ppi)「刷新率」:60Hz「亮度」:nits「对比度」::1(典型值)/:1(最小值)「背光技术」:侧入式LCD背光「位深度」:10bit(抖动)「色域覆盖」:%P3(原彩显示技术)「处理器」:A13仿生芯片「摄像头」:0万像素超广角,°,f/2.4,人物居中「麦克风」:录音棚级三麦克风阵列,支持“嘿,Siri”功能「I/O端口」:雷雳3(96W)×1、USB-C(10Gbps)×3「扬声器」:高保真六扬声器系统(支持空间音频)「升降旋转」:俯仰调节(-5°至+25°)、高度调节(mm)「壁挂规格」:VESA版支持(mm×mm)「三围/重量」:62.3cm(长)×47.8cm(高)×16.8cm(厚)/6.3kg「售价」:元

StudioDisplay的做工自然是没的说,「全金属外壳机身」质感拉满,在厚度方面仅次于iMac24吋,如果到时候iMac27吋新款也有这厚度控制,那就完美了。

StudioDisplay的边框虽然能停航母,但是遵循了四面严格等宽,在直营店看时可能会比较显眼,拿回家用了半小时,立马就习惯了。而且我将它和iMac24吋边框比较过,二者其实宽度一致,只是后者是白边所以没有那么显眼而已。

在StudioDisplay的背面,你还能看到偌大的黑色苹果标志,辨识度极高。正下方是显示器支架,只能在-5°至+25°间俯仰,想要高度升降得+元,当然你可以选择买VESA版装显示器支架上,几百元就能搞定。

StudioDisplay的顶部和底部均预留了密集的网状开孔,应该是用于散热和扬声器的发声之用,Logo上方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开孔,推测是麦克风之一。

在「I/O端口」方面,StudioDisplay提供了1个雷雳3(96W)作为上行端口连接前端设备,还有3个USB-C(10Gbps)可以用于接驳其他设备。最后,StudioDisplay还附赠了一根1米长的Thunderbolt3线缆,不过就没有ProDisplayXDR附赠的元抛光布了。

在屏幕素质方面,我们还是请出老朋友「爱色丽i1DisplayProPlus+DisplayCal」校色后检测,可以看到屏幕色域覆盖了99.9%sRGB。屏幕实测亮度.4nits,白点为K。色准表现,51个色块检测下的平均△E=0.58,最大△E差值为1.26,整体屏幕素质出色。

屏幕素质是StudioDisplay的基本盘,它几乎就等于MacBook屏幕的Ctrl+V,这应该就是每一个苹果生态用户的梦中情机了,而且它还有自动亮度、原彩显示、夜览模式,对于一天都苟在电脑桌前的内容创作者来说也是值得好评了。

拿StudioDisplay来进行图片视频处理时,你需要注意它的最高亮度是nits,所以建议你稍稍降低至12-13级左右(共16级亮度),大概-nits为宜。因为如果你的屏幕过亮,图片亮度增益调节时就会不自觉的调暗,导致普通低亮度的屏幕呈现效果反而不佳。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分辨率,为啥Apple会选择5×这个5K而非4K,究其原因还是为了遵循ppi的视网膜屏幕效果在生态内的统一,比如4.5K的24吋imac,6K的32吋ProDisplayXDR都遵循了这一规范。

从肉眼的观感来看,27吋5K的StudioDisplay确实要比同为27吋的4K显示器细腻不少,而且我还是从32吋的4K过渡而来,这个由俭入奢就相当舒服了。日常使用的时候建议开启×的HiDPI选项,此时的屏幕比例是最舒适的,同时高分辨率优势也可以保留。

mac设备和iPadPro设备接驳StudioDisplay时,仅需雷雳3线缆一线直连,连接即开机,同时提供最高96W的方向快充,可以说是原汤化原食了。我自然是把它拿来留给MacBookPro了,屏幕原彩显示、自动亮度调整、P3-nits的色彩预设都内置了,而这些本应在显示器领域大面积推广铺开的细节体验,至今也只有苹果能够完美展现。

如果你是Windows用户,当然也可以使用USB-CtoC加以接驳,扬声器、摄像头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但人物居中就没法用了,自动亮度调整也是不行的,不过可以通过下载「BootCampforStudioDisplayWindowsPC」手动调节亮度、切换色彩模式。

我用ThinkBook16+AMD集显版连接StudioDisplay之后的成功点亮5K/60Hz/10bit,如果你搭配的是独立显卡,还可以开启12bit的位深度。

接下来聊点StudioDisplay独属于mac生态的功能:过去使用MacBookPro盒盖连接显示器时,都只能靠手机来接打Facetime,而现在通过StudioDisplay的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三麦克风就可以省下这道工序了。

在iFixit的拆解中,StudioDisplay的前置摄像头与iPhone11一致,苹果还为其加入了A13仿生芯片和64GB闪存,就是为了实现人物居中功能。只要苹果愿意,一个OTA甚至就能让它飞升了,可惜苹果大概率是不会愿意的。

当然很多入手这款显示器的用户更看重它在影音方面的表现,StudioDisplay内置了高保真六扬声器系统,其中包括1对高性能高音单元和2对双振动抵消低音单元。在音效能力方面,能够支持到杜比全景声(DolbyAtmos)和空间音频,最典型的场景就是AppleMusic里面的杜比全景声音源。

不过实话实说,我感觉6声道的StudioDIsplay完全打不过我的创新X5+声荟Q5,那怕是开了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也被秒成渣,所以这就有了本文的第二大部分——音频配件。

二、「更高品质」的音乐追求:创新CreativeSoundBlasterX5外置声卡

本来我想的是StudioDisplay这在B站都倍吹爆了,堪称音质最佳的显示器。这到手还不香上天?但我实际的听感也就那样,可能是因为平时我都是听真力,耳朵养刁了。StudioDisplay的声音是闷在显示器里面的,没有发散出来,更别说环绕感了,有能力还得上外接音响。不过这显示器没有3.5mm耳机孔,只有USB-C,所以需要转接才能输出。

正好创新科技的朋友送了给我一个他们的新品外置DAC声卡——,我就把声荟Q5翻出来搭配着一起用了。

从如下的产品参数来看,创新CreativeSoundBlasterX5这块外置DAC声卡的硬件相当的豪华,甚至比年发布的旗舰X7都要强上不少。不过二者定位还是有差距,X7能够直接支持5.1,X5目前只有2.0的线路输出,除非用光纤接后端设备再进行分频。

「型号」:创新CreativeSoundBlasterX5「DAC」:2×CirrusLogicCS「动态范围」:dBDNR「解码能力」:PCM32-bit/kHz,DoP64,,DSD64,,「线性输入/输出」:RCALine-in(PCM24-bit/kHz)/RCALine-out「光纤输入/输出」:TOSLINK光纤输入(PCM24-bit/96kHz)/TOSLINK光纤输出「麦克风输入」:3.5mmMic-in(PCM24-bit/kHz)「耳机输出」:3.5mm(Unbalanced)「平衡输出」:4.4mm(balanced)「耳机支持」:-dB(~0.%)「总谐波失真率」:16Ω-Ω「ASIO」:ASIO2.2「拓展性」:USB-AHost「蓝牙」:蓝牙5.0

首先聊聊外观,之前SoundBlasterX系列的外置声卡都比较特立独行,而X5显然是更加传统的“学院派”,采用了扁平化的长方体设计。

正面分布着多种功能键位、旋钮,插孔,几乎涵盖了你能用到的所有功能,诸如电源开关、蓝牙、录音、音频输出、EQ、DSP、阻抗、音量等功能。

同时正面还有一个「LED数显屏」,可以实时展示当前的功能设置,便于用户能够了解当前的设置参数,个人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切换EQ预设、蓝牙配对、音量调节等。

在前面板的输入输出接口方面,不仅有一个3.5mm麦克风输入、3.5mm4段耳机输出,还有一个4.4mm5段镀金平衡耳机口,高端玩家大喜了。耳机输出阻抗能够支持1Ω-Ω,这样一来即使是要求很苛刻的开放式平面磁耳机及灵敏的IEM耳塞都可以驱动。而且前置的麦克风输入接口、麦克风增益旋钮、麦克风静音按钮还可以为音频制作带来助益。

在SoundBlasterX5的背面端口方面,支持RCA莲花头和光纤头的输入和输出,还拥有一个USB-AHOST可以接驳一个蓝牙发射器。最后整机的供电和数据传输室依靠USB-C来作为上行端口,相比于X7直接省了一个外置电源适配器。

看完了外观之后,我们来分析下SoundBlasterX5的解码构造,它内置了2个CSDAC和一个全平衡的XAMP耳机双放大器。

「CSDAC」算是目前CirrusLogic的旗舰型号,它支持Ω的高阻抗,dBA的动态范围,kHz的采样频率,-dB的THD+N额定值以及大于dB的通道间隔离度,在中高频表现上突出,很多热门音频产品都在用,比如AstellKernPEE51、海贝R5、水月雨水解贰式、拓品D30pro。

在解码能力方面,SoundBlasterX5支持PCM32bit/KHz,DSD64//、DoP64/等无损音源规格,同时也支持USB和S/PDIF的ASIO2.2播放和录制。相比之下,它的前辈X7仅能支持到24bit/kHz的规格,也不支持DSD,所以X5还是后生可畏。

除了DAC芯片外,SoundBlasterX5还拥有定制设计的XAMP分立耳放技术,通过3级放大电路单独驱动每个耳机声道。此外,通过采用失配整形技术的过采样多位调制器,让低总谐波失真率控制在了仅0.%,几乎不存在音频失真。

总体来说,这套外置声卡的配置体验还是相当给力,我也通过MacBook当数播,SoundBlasterX5解码,搭配了声荟Q5有源HiFi音箱(RCA-卡农头)、NFAudio宁梵声学NM2入耳式耳机(3.5mm)来加以测试。

「声荟Q5(RCA-卡农头)」:5.25吋低音单元+海尔高音单元,频率响应50Hz-27KHz,信噪比95dB;「NFAudio宁梵声学NM2(3.5mm)」:双腔体动圈耳机,频响范围10-40KHz,灵敏度dB/mW,阻抗18Ω;

我试听了几首曲目,首先是通过AppleMusic试了试高解析度无损流媒体(24bit/kHz),比如平原绫香的《Jupiter》,人声那是相当的唯美,搭配上《行星组曲》的背景音乐,在SoundBlasterX5+声荟Q5的联合演绎下,既有着宏大的中低频听感,同时也保留了细腻的高频人声线,这是StudioDisplay远无法比拟的。

最近我还喜欢上了一个王闻的歌手,他翻唱的粤语老歌相当有味道,其中专辑《男人四十》里的一首《让一切随风》,感觉他的嗓音比张国荣的版本还要更有磁性。这首歌充分展现了SoundBlasterX5+声荟Q5的中低频优势,王闻的声线充满了故事感与沧桑感,散发着散发着四十岁男人的醇厚与淡然。

我也摸出了杰伦哥去年7月15日新发的《最伟大的作品》,这首歌里周董通过钢琴回到过去,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以及他们的作品一一相遇。将古典、嘻哈、饶舌、流行,巧妙融合于一首歌,这也是周杰伦最具代表性的多元曲风。你能在背景音乐中听到钢琴、小提琴、吉他、风琴、Bass、鼓等原声乐器,不过周董的人声部一向是听个意境,若是StudioDisplay就比较杂糅在一起,而SoundBlasterX5+声荟Q5则可以轻松将背景和人声分离开来,更好感受到彼此的细节与亮点。

其次是通过Audirvana播放NAS里面的无损音乐,选取了几首高品质的音乐来播放测试,比如《挪威2L唱片公司蓝光音乐唱片》里的《Mozart:ViolinconcertoNo.4inDmajor(KV)》(DSD64/1bit/2.82MHz)。

《莫扎特:第4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作品》这样的小提琴协奏曲是需要多声道来展现声场和定位的,所以其实两声道是不太适合交响乐的,但你可以从中感受乐器的细节。从声荟Q5换成NFAudio宁梵声学NM2后,最明显的感受是高频部分的延展性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同时我仔细对比了下SoundBlasterX5和MacBookPro直连的差距,感觉得出来,小提琴的高频部分更加犀利,中提琴和大提琴的部分更加饱满,没有了电脑直连时的些许毛刺感。

最后我也挑了一首皇后乐队的标志性作品《BohemianRhapsody》(FLAC/24bit/96kHz),波西米亚狂想曲被滚石评为最伟大的首英文歌曲之一。这首歌融合了摇滚、歌剧、民谣等多种形式,开篇始于民谣,突然切入歌剧,而后转入摇滚,最后又归于抒情。SoundBlasterX5+NFAudio宁梵声学NM2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惊艳了,同样对比MacBook直连,音频细节明显多了一些,而且声音的分离度比较高,相当加分,临场感十足。

除了有线连接之外,SoundBlasterX5也支持蓝牙5.0的连接,这样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都可以籍此传输音频,可惜还没有支持到AirPlay,不然苹果用户得高兴上天。你还可以通过USB-AHost接驳一个蓝牙输出配件,这样收发都能满足需求了。

总体来说,SoundBlasterX5这套外置声卡,还是相当的契合我的桌面需求,既解决了StudioDisplay缺乏音频设备接驳端口和内置音响效果一般的问题,也弥补了电脑系统解码能力弱的短板。双DAC+全平衡的Xamp耳机双放大器的高规格硬件,能够满足发烧友和专业音频爱好者们的音频需求。回头我打算把这套设备带到重庆的新房里面去,再配上真力G1+F1,想必又是会是一番极致的音频盛宴了。

三、「一根线拖全家」的桌面HUB枢纽:贝尔金12合1雷电4拓展坞

最后,给大家介绍下拓展坞组件,近些年随着雷电4/USB4端口的逐步普及,笔记本、平台电脑乃至显示器都逐步走向了轻薄化和极简风,物理端口逐步统一为了USB-C,拓展坞成为了新的需求增长点,而贝尔金便是其中佼佼者。

例如AppleStudioDisplay仅有1个雷雳3和3个USB-C(10Gbps),想要接驳个USB-A设备都是比较困难的。万一遇到前端还是只有USB-C的老款MacBook,那真的是两眼一抓瞎了,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通过拓展坞实现。之前我就给大家晒过不少雷电拓展坞,今天依旧是这个选题,不过换成了。

「型号」:贝尔金INCqcSGY

「雷电规格」:雷电4

「前置端口」:1×Thunderbolt4上行端口、1×USB-C(10Gbps)、1×3.5mm耳麦一体接口、UHS-ⅡSD读卡器

「后置端口」:1×Thunderbolt4下行端口、2×USB-A(10Gbps)、2×USB-A(Mbps)、RJ45千兆网络端口、2×HDMI2.0、DC供电接口

「单屏输出」:8K/30Hz、6K/60Hz、5K/60Hz、4K/Hz

「双屏输出」:4K/60Hz+4K/60Hz、4K/30Hz+4K/30Hz(仅Window+双HDMI)

「三屏输出」:4K/60Hz+4K/30Hz+4K/30Hz

「PD供电输出」:90W+20W

「配件」:雷电4线缆(0.8米)

「DC供电」:W

从外观上来看,新款依旧延续了之前雷电3拓展坞的风格,黑色的镜面塑料面板搭配灰色的金属一体外壳,不过有所区别的是,雷电4拓展坞的上行接口从尾部变到了前面板。(下图中上方为贝尔金雷电3拓展坞,下方为贝尔金雷电4拓展坞)

在前面板的「I/O端口」上,贝尔金12合1雷电4拓展坞正面拥有1个Thunderbolt4端口(用于连接电脑)、1个USB-C(10Gbps)、1个3.5mm耳麦一体接口以及UHS-ⅡSD读卡器。

目前绝对大部分雷电4拓展坞都采用了前置接驳的方案,据说是为了满足专业用户携带出门的工作需求。如果是固定场景使用,可以像我这样,通过显示器支架把连接线缆隐匿于下方。

前置的雷电4上行端口拥有40Gbps的峰值带宽,可以同时实现数据传输、显示器接驳以及高达90W的反向充电。标配的0.8米雷电4数据线,正好可以兼顾一个27吋显示器身位。

前置的UHS-ⅡSD读卡器,读写速率最高能到MB/s,我的索尼A7R4身上搭配的「金士顿V90GSD卡」,正好是MB/s的规格。

拍完照取出SD卡,插入贝尔金拓展坞,就可以迅速地导出,因为我常年拍RAW格式,A7R4单张6万像素的RAW文件就有MB,一场拍摄下来就是10GB起步,要是算上视频数据量更夸张。所以高速读写的前置SD卡槽真的是摄影师的刚需。目前在苹果生态内,也就MacBookPro能够兼顾了,剩下的都得靠拓展坞救急。

接下来看看拓展坞的背面,此处拥有1个Thunderbolt4下行端口、2个USB-A(10Gbps)和2个USB-A(Mbps)、RJ45千兆网络端口、2个HDMI2.0端口以及DC供电接口,感觉都可以接驳一个加强连了,PS:我的外置声卡和显示器挂灯都是接驳在这里。

雷电4的视频带宽是比较高的,最高能够单屏4K/Hz、6K/60Hz甚至8K/30Hz,因此在「视频端口」方面,贝尔金12合1雷电4拓展坞从前代雷电3拓展坞(F4U)的单DP1.4升级成了如今的双HDMI2.0。不过仅能在Windows下实现双HDMI输出双屏4K/30Hz;如果想要接驳双屏4K/60Hz显示器,得使用HDMI2.0+雷电4的组合;如果再加上一个HDMI2.0的三屏输出就变成4K/60Hz+4K/30Hz+4K/30Hz;iPad接驳显示器的分辨率与iPad保持一致。

:8K/30Hz、6K/60Hz、5K/60Hz、4K/Hz

:4K/60Hz+4K/60Hz

:4K/60Hz+4K/60Hz(仅Windows支持双HDMI)

:4K/60Hz+4K/30Hz+4K/30Hz

当然日常使用的时候,我就是用雷电4的菊花链功能直接连接StudioDisplay,Windows、MacBook和iPad都可以一线充电+视频输出。

在数据带宽方面,雷电4最高能够分到32Gbps,是雷电3的2倍,理论读写性能可达4GB/s。不过目前雷电4移动存储设备还未普及,所以大家只能拿雷电3打打牙祭了。比如Lacie的雷电3移动固态硬盘还是可以轻松跑满-MB/s。

最后给大家说一说我的目前的桌面接驳方案,基于MacBookPro吋为前端,然后从贝尔金12合1雷电4拓展坞分别下行接驳StudioDisplay和SoundBlasterX5,真正做到一根线连全家的:「MacBookPro→贝尔金12合1雷电4拓展坞→StudioDisplay/SoundBlasterX5→声荟Q5」

在贝尔金12合1雷电4拓展坞在「温控表现」方面也是相当的不错,长时间工作之后,通过通过红外线测温仪可以看到最高温度28.3℃,外壳温度16-19℃左右,考虑到目前是冬天,夏天估计会高一些,不过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最后,贝尔金12合1雷电4拓展坞的供电是依靠W电源适配器,感觉这部分还是拓展坞需要加强的地方,毕竟USBPD3.1已经能够做到W的输出功率了,没必要再固守砖块适配器了。此外就是拓展坞没有前置USB-A,可能也是在与时俱进,未来A口的设备会越来越少,应该不会成为大家的困扰了。

总体来说,这款贝尔金12合1雷电4拓展坞非常契合我的桌面环境与使用需求,丰富的接口实现了诸多设备的接驳与分流,多设备的菊花链、90W反向快充、UHS-ⅡSD读卡器都为我的工作流助益良多。特别是对于MacBook用户,可以真正做到一根线就能拓展出一个加强连,随拔随走,随插随用。

以上便是我围绕AppleStudioDisplay搭建的新桌面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满意,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图片中还有LinksysMX5路由器、BenQScreenBarPlus屏幕挂灯、绿联二合一充电器等部分产品之前已经晒过,就不再赘述了。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爱好测评的研究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AppleStudioDisplay桌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