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摆地摊卖什么好且看历朝历代的地摊文化
TUhjnbcbe - 2025/2/3 8:2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家便宜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儿童节那天,总理说:地摊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1

地摊在历史上起源很早。应该从神农时代说起,那时候“以物易物”,是交换时代。

商人的先祖王亥生活在夏代,他赶着牛羊前往远地经商。大致就在现在的河北易水流域,后来被杀,牛羊也被抢了。

商人很会做买卖,还用海贝作为货币。到了西周,人们认为摆地摊是出自商族人的缘故,把这种买卖行为称为“商人的职业”,简称为“商业”。

有个歇后语说:姜子牙卖面——折了本

商末的姜子牙是一位十分有智慧的人物,也曾摆过地摊,却赔了本。他72岁那年结了婚,婚后听从妻子的劝告,去创业做买卖。他一共做了四回生意,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回做生意,姜子牙自认为会编笊篱,正好他家后园又有竹子,所以他选择了编织业,自己编了一担笊篱,挑到朝歌去卖。结果半天下来一个都没有卖出去。

第二回做生意,姜子牙听从朋友宋异人的建议,他挑了一担面粉到朝歌城去卖,四个城门走遍了也没碰到一个买主。后来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买主,偏偏又被一匹马踢翻了箩筐,面粉撒在了地上,被风吹得精光。

第三回做生意,姜子牙又听从宋异人的建议,在朝歌城南门开设了一家酒店。虽然这里地段较好,但由于正值盛夏,那时没有冰箱保鲜,一场倾盆大雨就将猪羊肉馔都闷蒸腐烂了,他遭受到惨重的损失。

第四回做生意,姜子牙又在宋异人的帮助下,做起了贩卖牛马猪羊的买卖。不料,那天他赶着牲畜群进城的时候,遇上官府禁止屠宰牲口,他的牲畜一口都没卖出。由于信息不灵,同样会蚀本。

姜子牙不懂市场,做了一笔笔赔本生意,他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们做生意有四忌:忌不会推销、忌不因地制宜、忌不合时宜、忌信息不通。

2

孟子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胶鬲是盐商的祖宗,曾经隐遁经商,贩卖鱼盐,后被周文王发现,拟举为重臣。

《诗经》中说到丈夫喜新厌旧:“既阻我德,贾不用售”,我的好心你不睬,就像货物没人买,把自己比作一件商品以此来讽事,可见当时的地摊生意已经到了寻常百姓家。再比如《卫风·氓》里面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春秋时期的百里奚却不是商人,被人称作“五羖大夫”,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晋献公借道伐虢灭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之后,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时陪嫁的奴隶送到秦国。百里奚逃离秦国跑到楚国,后来被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买到秦国,主持秦国国政。

可见,当时地摊上允许交易奴隶。

春秋时的范蠡被尊为文财神,他很注意选择经商环境。他至陶丘,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经商,没出几年,便成了巨富。当然还有管仲,不过他做的是国家的生意,在他的治理下齐国的服装业名扬天下,有“齐冠带衣履天下”一说。

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贡采取“物贱则买而贮存,物贵则售以获利”的办法,成了当时有名的富翁。想象环游世界得多少钱?游编全中国得需要多丰厚的物质支撑?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所需要的银钱了,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财力支撑者就是子贡。

到了战国,各国的都城都变成了繁华的工商都会。地摊上一般卖一些北方的犬马,南方的鸟羽、象牙,东方的紫贝、鱼盐,西方的牦牛、皮革。

吕不韦是商业名城濮阳的一个大商人,做珠宝生意,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他在邯郸经商时,看到秦孝文王之子子楚作为人质被押在赵国很不得意,认为“此奇货可居”,将有相应的报酬。于是把怀有身孕的赵姬献给子楚,花了很多钱到秦国去替子楚活动,使子楚当了太子,并设法帮助子楚逃回秦国。后来子楚继位,是为庄襄王,他即位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以吕不韦为丞相”。

3

周有市,到了秦统一了货币,设置了摆地摊的场所“亭”。

大汉开国皇帝刘邦起初在秦时就是泗水亭的亭长,负责管理治安。

秦汉时期的地摊的商品还是很多,比如:“沽酒”“狗屠”“贩缯”“武器”……

汉武帝时期,张骞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

于是便有了“关市”,是指汉王朝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贸易,故史又称“胡市”“互市”。摆地摊的地点一般是设置在边境交通要隘处,比如长城脚下。关市贸易虽然对贸易双方都有利,但汉王朝出于维护自己大国地位的需要,对关市贸易商品,有严格限制特别不准铁和兵器等出境。

到了东汉,灵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着商估服,宴饮为乐”

灵帝于后宫设立的宫市应该没有什么商品交换的实际意义,纯属封建帝王的享乐游戏之举。还有一个皇帝,南齐时,“帝于芳乐苑中立市,太官每旦进酒肉杂肴,使宫人屠酤,贵人潘氏为市令,帝为市魁执罚,争者就潘氏决判。”看来南齐的宫市也是帝王游乐嬉戏的一个场所。

东汉末年,曹操曾骂刘备“贩履小儿”也有歇后语说:“刘备卖履——内行”,后来被有趣的人尊为鞋业鼻祖。

摆地摊,没啥磕碜的!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说“人竞商贩,不为田业。”就是说大家都去摆地摊了,不种田。赚钱啊!

北方最著名的大商人是北魏中期的刘整,说他:“海内之货,咸萃其庭,产匹铜山,家藏金穴”真是有钱!

汉魏之际,全琮一次就运米数千斛到吴郡做买卖。东晋南朝时,进一步发展了。刘宋时,周朗就说:“凡自淮以北,万匹为市,从江以南,千斛为货,亦不患其难也。”意思是超过千钱才称得起买卖,真正的大买卖则高达万匹千斛,而且并不困难。如此说来,东晋南朝的商品交易,要比西汉商品经济鼎盛时要大得多。

妇孺皆知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也可以看出当时商业还是很繁荣的。

5

到了唐代最出名的恐怕是佛老卖佛经给唐僧了。有诗云:“舍了金饭碗,求得有字经。”

李白最爱喝酒了,他的钱除了交通费,基本上都买了酒,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还有一位非常会做生意的唐代诗人,他就是粉丝众多的白居易,他的诗“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甚至有鸡林(新罗国)宰相出重金搜求白诗,一篇一百金。当年他为亡友元稹作墓志铭,元稹的家属赠送了价值六七十万的财货,不过白居易非常高风亮节,把这些钱财统统捐献给了香山寺,这是因为太有钱,还是因为太看重亡友了呢?

唐代最贵的水果可能就是荔枝了,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最便宜的恐怕是卖炭翁的一车炭了,卖炭翁去摆地摊,却赶上了宫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

《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代商业之繁荣。

电视剧《清平乐》里的宋代夜市那简直是美食天堂,什么炙羊肉、瓜果、还有官家最喜欢的蜜饯果子,还有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

还有《水浒传》里的卖炊饼的武大郎也真是可悲可叹,当然不乏当街卖刀的杨志。

还卖什么,南宋都城临安的商品超过个大类,城市居民还消费大量的奢侈品。“士夫一领之费,至靡十金之产;妇女饰答之微,至当十万之直”。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当时开封的繁荣景象时说:“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可见,宋代商业和商业文化的繁荣催生了市民文艺大潮,宋代市民文艺开始繁盛,市民文艺创作的商业化。

7

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

内地商人的地位也提高了,出现了“徽商”,因为有儒家气质,也称“儒商”。

同时,明清书商也繁多起来,也就是说文化产品丰富起来。

《红楼梦》中最重要的商人之家,是四大家族之一的,“珍珠如土金如铁”的金陵薛家。另外还有一些到贾府做生意的。比如:马道婆,她很注意维护客户关系,经常来贾府请安。而且她的请安是从上到下、各院各房都不落下。她的很多生意都是在维护客户关系的过程中,发现商机并且趁机促成的。

从古至今,有很多为商的名人,他们一个个的小故事,或许对我们有很多启发。须记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总之,至于卖什么好,还是需要看天时,看地利,看人和,当然更要讲究诚信。

你又想起了哪位古人摆地摊、经商的经历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摆地摊卖什么好且看历朝历代的地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