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益于CIS等市场需求增加,晶方科技产能饱满;
2.联创电子手机模组已经满产正逐步扩大产能应对市场需求;
3.捷捷微电:产能利用率仍在爬坡期,定增项目推进快于预期;
4.上海贝岭:ADC不会在智能手机终端中有直接应用;
5.中颖电子傅启明:投资收购是经营的策略方向,并购考虑协同效应及发展前景;
6.东晶电子:加紧对5G应用领域谐振器研发和试生产;
1.受益于CIS等市场需求增加,晶方科技产能饱满;
集微网消息,12月6日,晶方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生产情况饱满。受益于手机摄像头、安防监控、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市场需求的增加提升,CMOS市场正迎来新的快速增长机遇。
据悉,晶方科技作为全球最大的影像传感芯片封测技术服务商,其中安防CIS产品为公司技术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封装的产品在海康、大华等主要终端客户均有广泛应用。
近年来,安防市场成为继智能手机市场之后备受瞩目的CIS新兴领域之一,由于我国安防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对于CIS芯片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而晶方科技作为国内CIS芯片封测行业一线阵营厂商,也占据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优势。(校对/GY)
2.联创电子手机模组已经满产正逐步扩大产能应对市场需求;
集微网消息12月5日,联创电子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今年7月份手机模组已经满产了,目前在逐步扩大产能。据介绍,联创电子手机模组目前以ODM客户为主,未来产能扩大后会介入品牌客户。
联创电子指出,公司今年只做了GoPro高端和中端产品的镜头,明年将会介入低端产品。由于手机镜头产能紧张,公司预计明年上半年启用新建的光学9号厂房。
另外,联创电子已经全面进入Mobileye体系,EyeQ3、EyeQ4和EyeQ5公司已经有多款镜头通过了认证。公司是英伟达车载镜头的唯一推荐供应商。车载镜头已经开始进入收获期,明年及后年收入将会有较快增长。(校对/Candy)
3.捷捷微电:产能利用率仍在爬坡期,定增项目推进快于预期;
集微网消息12月5日,捷捷微电在接受调研时,就IPO募投项目、定增项目进展、客户情况、MOSFET团队以及在上海设立控股子公司等问题进行介绍。
关于IPO募投项目,捷捷微电表示,公司IPO募投的半导体防护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3.45亿,实际交付使用总投资达4.5亿,实际产能要高于计划产能,目前产能利用率仍处在爬坡期。
对于定增项目进展,捷捷微电指出,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77,.27万元(含77,.27万元)。其中,捷捷半导体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型片式元器件、光电混合集成电路封测生产线建设项目,厂房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电力电子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等基本完成,项目推进快于预期,预计明年将会释放部分产能。
据介绍,捷捷微电下游客户十分广泛,涉及的行业领域众多,白色家电和工业控制领域的销售占比约56%,未来通讯、汽车电子、安防等应用领域随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份额将会提升。
今年上半年,整体的经济大环境比较严峻,尽管捷捷微电出口比例不大,但公司紧抓进口替代机遇,自Q3起明显有起色,特别是Q4同比与环比均创新高,就下游产业而言通信领域尤为突出。
年,捷捷微电成立MOSFET事业部,研发团队设在无锡市传感器产业园,主要产品为VDMOS系列,今年营收预计超万元;公司用自由资金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的控股子公司-捷捷微电(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MOSFET30V,V,V,着力服务于本次非公开发行“电力电子生产线”建设项目。
捷捷微电表示,本次设立控股子公司,创始团队由来自业界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的核心研发和管理人员组成,将坚守品质、持续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和经验优势,把低功耗、节能环保和高频高效功率器件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目标,着力攻克MOSFETSGT等关键核心技术,助力整个捷捷微电平台的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产品应用端将努力抓住替代进口存量市场,并深入5G、汽车电子、光伏、物联网、工业控制和智能电子化等新需求。(校对/Candy)
4.上海贝岭:ADC不会在智能手机终端中有直接应用;
集微网消息12月6日,上海贝岭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ADC产品的推广目标是工业控制、医疗成像、北斗导航、通信基站等应用场景,未来不会在智能手机终端中有直接应用。
据了解,上海贝岭第三代高速射频采样的ADC产品的立项研发目的主要是用于5G通信基站,预计将于年底前后出样。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成功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标志性企业。年9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SH),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年7月,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贝岭已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目前集成电路产品业务覆盖计量及SoC、电源管理、通用模拟、非挥发存储器、高速高精度ADC五大产品领域,为客户提供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系统解决方案。(校对/Candy)
5.中颖电子傅启明:投资收购是经营的策略方向,并购考虑协同效应及发展前景;
集微网消息12月5日,中颖电子董事长傅启明等高管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就公司情况、产品市场和未来发展进行介绍。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出于供应链安全考虑,国内部分客户对公司工控单芯片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更多的品牌客户与公司积极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傅启明表示,公司在家电主控芯片领域已经大量实现进口替代,公司将持续在自身专注的市场领域稳步提高芯片国产化率。在锂电池管理芯片方面,中颖电子已经在业界建立良好的声誉,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品牌客户认可和导入,正在打开国产替代的道路上进一步开拓。公司将把握贴近市场的优势,致力做好自身产品领域的进口替代,继续强化技术实力,强化产品竞争力;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壮大研发队伍;持续开发新产品,坚持市场化经营,提供客户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锂电产品导入进度较慢的原因,傅启明表示,由于对整机厂来说,芯片的占比不大,客户对芯片的更换意愿度不高,公司芯片在二级市场已有了合理的占比。随着手机快充应用的普及加速,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准确计量的需求提高,更高比例的高端手机会用到锂电池计量芯片,以前一些手机使用软件计算电池容量,可能无法满足快充高端手机厂的规格要求。锂电池管理芯片在知名品牌客户端已经开始实现小量销售,市场处于增长期。公司很多产品有验证周期长、导入周期长的特性,这是障碍也是其他后进者的进入门槛。
据介绍,中颖电子产品靠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了一些特定的IP模块,公司会根据目标市场的特定领域,投入芯片研发,因此产品会对某些特定的应用较为合适,但是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也会被客户用在不同产品。在产品品质方面与主要竞争者差异不大,功能上与竞争者的产品互有所长,公司产品的性价比有竞争力。
未来,中颖电子会与现有产品主轴有关进行布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掌握核心技术及创新作为根本,建立技术壁垒。现有产品的市场产值还蛮大,如何加快提高市占产值是关键。公司投入研发物联网产品研发已有3-4年,现在部分智能IoT产品已有用32位内核及低功耗的蓝牙开发出的芯片,公司会持续投入研发。
中颖电子指出,公司是以人才为主的知识密集型公司,核心竞争力是研发人才,公司目前的研发人员是靠自身培养和招聘有经验的人员。公司采用复合式的多项激励留才措施和利润中心的考核方式,人员比较稳定,公司有3/4以上的员工有5年年资以上。公司实施的是专业经理人制度,高管的近亲都是严格禁止任用,公司有良好的梯队传承。
随着汽车电子产业不断发展,中颖电子也正式启动投入汽车电子领域,主要研发车身控制MCU部分,公司现有空调控制、变频控制、马达控制、锂电池管理等芯片相关技术积累,长期的技术延伸方向很适合汽车电子领域。
此外,关于收购,傅启明表示,对外投资进行收购是公司经营的策略方向,公司一直有在评估;公司会积极考虑类似与从事无线通讯、电机控制和电源有关的芯片设计公司合作,或策略伙伴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将公司做强做大,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