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牛情有独钟,
与牛相关的词语很多都蕴含着憧憬美好生活的寓意。
比如说:
牛气冲天
牛运当头
牛运亨通
……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牛呢?
这得从我们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说起。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我们有着渊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农,为立命之根本。
《墨子·非儒下》说道:“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亦云:“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从中,我们可知几千年前的人们便深深知道农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而牛自几千年前被人们驯服开始就与农耕密不可分。牛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畜牧对象,五代有“六牲”“五牲”之说,牛都位居榜首。
牛可耕地,促成粮食的丰收,在几千年前生产力极低的远古社会,牛就是第一生产力。牛的身体又很强壮、力气很大,可以作为交通工具。牛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一个符号,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的意思,代表着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寄托着人们某种精神信仰。并且牛的性格宽厚,执着笃定,任劳任怨的为人服务,被广为赞颂。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牛,甚至崇拜牛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古代和牛有关的艺术珍品,来看看牛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有多重要的地位吧。
亚长牛尊
殷商的“守护神”
商·亚长牛尊
这件出土于殷墟亚长墓的亚长牛尊是迄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型青铜器。距今多年。亚长牛尊以圣水牛为原型,范铸而成。牛头前伸,嘴微张,憨态可掬。通体饰满龙、鸟、虎、象等精美的动物纹饰,牛面部还铸铭文“亚长”。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