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贝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武汉地铁济南轨道交通呼和浩特地铁创新
TUhjnbcbe - 2021/7/14 14:47:00
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轨道交通行业多个创新成果项目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

01城市轨道交通融合云平台运营及运维联合创新项目申报单位:呼和浩特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简介:

年3月1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印发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明晰了未来十五年“推进城轨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的行业建设主线,并将“呼和浩特城轨云”列为智慧城轨十大建设重点之一——“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示范工程,充分肯定了呼和浩特轨道交通虽“后起”却也“智慧领先”的建设方向,成为城轨交通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呼和浩特样本”。

呼和浩特城轨云解决方案引领并贯穿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是基于“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地铁运营生产、企业管理、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服务”理念,为轨道交通从设计、建设、运营全环节搭建智慧云平台,实现信息化业务全覆盖及统一运维管理、安全管控。

通过资源统一管理、云平台软件开放、物理资源高扩展等特性,使得云平台安全生产网各系统(包括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门禁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通信集中告警系统、数据挖掘系统等)、内部管理网各系统(包括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运营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一体化平台等)、外部服务网各系统(包括公务电话、邮件系统、外部网站、互联网购票子系统为手机APP平台等)提供云基础资源服务,并在满足1、2号线运营、维护的同时,预留3、4、5号线接入能力,成为国内首例多专业、多线路生产级城轨云平台。

从年4月提出并开始践行“云计算+城轨”的发展理念,年8月19日,完成全部测试任务并在地铁控制中心完成自身部署。年12月29日,呼和浩特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初期运营,城轨云平台项目达到完全满足生产系统的使用需求并正式投运。

目前,城轨云平台已持续运行半年多,运行稳定;云上承载的业务运行状态良好,云管系统对云平台的状态监测达到0.1秒级;云上的网络波动、设备状态在云管系统中可以随时监测,迅速定位,各项功能均正常。

“呼和浩特城轨云平台”项目此次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年度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示范项目,是对内蒙古自治区及首府呼和浩特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在深化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动产业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方面的更厚重期许,将更加有力促动公司“交通强国城轨担当”使命的实践。

02基于超大监测物联网的地铁隧道全寿命诊断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申报单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03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研发及应用申报单位: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线路投入运营,日趋庞大的轨道交通系统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隧道穿越城市下方,地质结构复杂多变,地面的施工、地下水位变化等都会引起地质结构的变化,改变地铁隧道的结构和受力状态,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以光纤光栅阵列传感技术为基础,在隧道全线的隧洞壁及道床分别敷设光缆,利用车辆行驶时引发的振动作为激励源,实时获取传感数据,结合大数据和智能云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画像、分析和处理,形成一套轨道结构工程运营期的安全监测管理系统。

该全时全域系统能够检测到由结构或者地质形态变化引发的工程结构形变(管片错台、纵向沉降、隧道横截面收敛变形),并对地铁红线范围的外部施工、打桩、堆土可实现迅速定位入侵地点,及时识别事故类别,建立快速检测、报警、排查,并建立有针对性的联动处理机制,同时在地铁运营期的隧道内非法人员入侵和天窗期的请点作业人员的安全进行监测和报警。

另外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减震道床的减震效果会逐渐减弱,本系统还可根据设计参数对减震效果进行实时评估。

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监测与安全评估系统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在线、全覆盖的工程结构安全监测,不仅能够对现有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功能升级,更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驾护航。

附件:

-年度

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

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

示范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面向高精度传感器、边缘计算、操作系统核心软件、无线通信、安全可信等关键技术项目,以及物联网标准体系、物联网检测认证等创新平台项目)

1

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系统应用

上海枫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

单芯电池监测芯片技术开发与应用

大唐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

3

微机电与传感技术创新平台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4

IoT边缘端红外-可见光异构图像传感单元及AI处理系统

西北工业大学

5

物联网用新型高精度电学量传感器系列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

6

钢丝绳物联检测传感器技术应用

冷丘(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7

5G边缘计算网关与业务平台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8

ALP_iCloud-IOT平台

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9

H3C绿洲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支撑系统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10

新型交通基础设施电子标识传感器与车路协同多模融合AI芯片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1

基于物联网的机器人视觉边缘计算

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12

矿山安全监测与风险管控系统

北京北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3

支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GIS基础软件研发及产业化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4

中信工业互联网平台

中信云网有限公司

15

基于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平台

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6

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17

矿山智能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8

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实验室系统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

新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新疆汇通互联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

电力物联网智能化安全主动防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1

物联网安全管理系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2

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产业应用支撑平台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23

基于芯端云协同的物联网整体安全体系研究和产业化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4

高安全物联网终端拟态处理器及应用示范

之江实验室

25

绿盟物联网准入网关项目

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26

工业物联网设备安全可信接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广东纬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

基于多元网络数据的物联网安全风险监测服务平台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28

数字化大坝安全智能监测平台

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29

物联网使能平台自主研发与生态运营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30

综合管廊可视化运控平台

长沙变化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1

面向物联网区块链的设备资源虚拟化与边缘计算调度技术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

数字视网膜开放平台及芯片验证应用

浙江智慧视频安防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33

基于可信认证的城市公共安全视频智能监控网络平台

讯之美物联网服务有限公司

34

物联网系统与安全检测评估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35

基于物联网的衣物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

青岛云裳羽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36

物联网近场空口检测认证服务创新平台

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有限公司

37

物联网系统抗复杂电磁环境研究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38

基于物联网电子证据链的远程检测平台及应用示范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39

车联网信息安全检测认证平台建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40

基于5G-V2X的智能网联基础设施集成和云控平台研发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1

基于5G技术的设备物联状态监测平台

鞍钢集团自动化有限公司

42

近零功耗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43

无源物联网节点及芯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4

新型显示器件MURA缺陷视觉检测技术

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45

面向云制造领域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创新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46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低耦合、高扩展的智能感知解决方案

西安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7

工业实时操作系统NECRO

安徽国讯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48

一铭国产操作系统

一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49

自动驾驶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面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泛在能源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物联网集成应用项目)

50

基于北斗的车辆运输应急安全管理云平台

山东航天九通车联网有限公司

51

基于C-V2X的车联网公交云脑平台应用示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52

基于新型电子电器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技术开发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3

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和电池溯源管理平台

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

54

“一路”云停智慧停车管理系统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55

基于辅助驾驶产品车联网生态应用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56

基于智能网联的移动出行平台建设项目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7

基于北斗新能源汽车绿色公务出行示范与应用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8

全程供应链管理之车联网智慧运输管理系统

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59

基于车路云协同技术的“数字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新奇点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0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1

基于卫星遥感与物联网的公路建设全过程智慧管控平台研究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

电建大型机械设备远程监控平台项目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63

基于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地铁济南轨道交通呼和浩特地铁创新